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六》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六》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钟牙缅邈别家惭,试向瑶琴古调参。

怀友经春哦渭北,教儿当日笑城南。

梦中蝴蝶花光湿,池里蟾蜍墨雾含。

只鹤畸人形共影,故应待我鼎为三。

(0)
鉴赏

此诗《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六)》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首句“钟牙缅邈别家惭”,以钟声和牙音比喻离别时的哀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自责之情。接着,“试向瑶琴古调参”一句,借瑶琴古调的悠扬,暗示了诗人试图通过音乐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怀友经春哦渭北,教儿当日笑城南。”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渭北共度春日的美好回忆,以及在城南教子欢笑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的氛围。通过这些场景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梦中蝴蝶花光湿,池里蟾蜍墨雾含。”这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意象,将梦境中的蝴蝶与湿润的花朵、池塘中的蟾蜍与弥漫的雾气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神秘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只鹤畸人形共影,故应待我鼎为三。”这一句以鹤与畸人共影的形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在孤独之时也能相互陪伴。同时,这里的“鼎为三”可能暗指三人相聚之意,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心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回忆、梦境、自然美景及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静晖楼前有荔子一株木老矣犹未生予去其枯枝今岁遂生一二百颗至六月方熟

木老生迟六月丹,明珠百颗照朱颜。

因渠风味思瑶柱,撩我乡心念玉环。

路远应难三日寄,楼高更上一层攀。

君谟谱内丁香种,宜在江陈品第间。

(0)

天晴风顺舟行过石首县宿刘郎洑

残月照荆江,晨曦浴旸谷。

云收瘦山腰,风顺饱帆腹。

微茫见石首,俄顷过吾目。

方兹惊汹涌,何敢求迅速。

快意固可喜,迟钝或为福。

风乎亦难矣,去顺来者讟。

江神岂世情,吾亦不私祝。

(0)

宿王家村·其三

王家又向此名村,只欠青山似左原。

满眼黄茅仍白苇,荒芜疑是我田园。

(0)

瑞昌李宰赠元次山集

苍然山色泠然声,次山之文读可惊。

令君赠我有深意,欲以漫浪更吾名。

我虽有官真漫耳,谁遣夔门称刺史。

开卷欣逢子元子,尤爱清泠瀼溪水。

(0)

五月二十五日饯安国舍人于荐福洪右史王宗丞来会坐间用前韵

尊酒相逢半八仙,鬓丝我类杜樊川。

江东渭北四方客,楚尾吴头五月天。

莲社滥陪陶令饮,兵厨聊击陆生鲜。

待将红药翻阶句,别作鄱阳一集编。

(0)

次韵安国读楚东酬唱集

麾把江湖遇列仙,赓酬篇什满鄱川。

窦家兄弟联珠日,庐阜峰峦夕照天。

三郡美名俱赫赫,一台遗墨尚鲜鲜。

紫微妙语题诗后,光艳真能照简编。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