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仙驭忽高翔,遥洒孤臣泪两行。
天语曾闻螭陛下,龙颜忆睹象舆旁。
凭馀玉几谟应远,虑重金瓯策定长。
早晚轮台应有诏,老羸扶杖望恩光。
鼎湖仙驭忽高翔,遥洒孤臣泪两行。
天语曾闻螭陛下,龙颜忆睹象舆旁。
凭馀玉几谟应远,虑重金瓯策定长。
早晚轮台应有诏,老羸扶杖望恩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先帝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首句“鼎湖仙驭忽高翔”描绘了先帝驾鹤西去的场景,隐喻其去世,用“仙驭”、“高翔”等词赋予了离世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接着,“遥洒孤臣泪两行”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孤臣”的哀痛之情,泪如雨下,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悲痛。
“天语曾闻螭陛下,龙颜忆睹象舆旁”两句,通过回忆与先帝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对先帝的深厚情感。这里使用了“螭陛”和“象舆”这样的词汇,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体现了对先帝的尊敬与怀念。
“凭馀玉几谟应远,虑重金瓯策定长”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先帝治国理政能力的敬仰与怀念。玉几象征着先帝的办公桌,谟应远意味着先帝的策略深远;金瓯则代表国家的稳固,策定长则表明先帝的决策长远。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先帝的智慧与远见,也寄托了诗人对先帝英明领导的怀念。
最后,“早晚轮台应有诏,老羸扶杖望恩光”表达了诗人对先帝可能再次垂怜的期待。轮台是古代边疆之地,此处借指朝廷或先帝的再次关注。老羸扶杖则描绘了诗人年迈体弱的形象,表达了对先帝恩泽的渴望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情地表达了对已故先帝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先帝英明领导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
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玉罂泣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
綵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
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
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