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修竹林,银桥佛庐净。
洒然忽清凉,是境还非境。
步屧修竹林,银桥佛庐净。
洒然忽清凉,是境还非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林景象。诗人漫步于修长的竹林之中,脚下踏着银光闪烁的小桥,周围是佛寺的清净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之感,似乎置身于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境界。通过“步屧修竹林,银桥佛庐净”这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到竹林的静谧与小桥的明亮,以及佛寺的庄严清净。而“洒然忽清凉,是境还非境”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份宁静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种清凉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温度变化,更是心灵上的洗涤与升华。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天风飒爽岩曦开,云溪萦环芳树来。
林栖岛处眼未识,何人择胜诛荒莱。
仙迹著人清辟易,徐郎襟怀赵郎笔。
经营须通山鬼意,开凿曾烦祖龙力。
高亭一区尤绝尘,沧浪捧足芙蓉云。
凭危醉歌敞花气,九衢尘土何纷纷。
客来问名名达观,对此心情转萧散。
想见千秋争战场,只把云霞眼中换。
浮名绊人兹可怜,飞鸦落日钓窗前。
何时真脱尘缨去,我自网鱼君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