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罂泣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
綵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玉罂泣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
綵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染丝》。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玉罂泣水桐花井,茜丝沉水如云影。”这里,诗人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玉罂,即古代的一种水器,因其形状美观而被用来装饰庭院。泣水,是指清澈的泉水从玉罂中缓缓流出,映照着桐花井的静谧与雅致。而“茜丝沉水如云影”则描绘了丝线在水中的状态,既有柔美之感,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这一句中,“美人”指代着女子,而“懒态”则是对其神态的刻画。燕脂通常象征美丽的容颜,这里的“愁”字透露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而春梭,即织布机上的梭子,抛掷鸣高楼,则是描绘着忙碌织造丝绸的场景,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寂寞。
“綵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诗人在这里讲述了丝线的制作过程。綵线结茸,即是细致地将丝线编织成网状物品,而“背复叠”则表明这种编织行为反复进行。而最后一句,通过“白袷玉郎寄桃叶”,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在这两句中,“挑鸾”即是挑选丝线,而“作腰绶”则是制作装饰用的带子。诗人通过这样的动作表达了对亲近之人的情感寄托。而最后一句,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所思之人无论在何处,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和欢愉。
整首诗通过对丝线制作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神态的刻画,展示了李贺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经年都洛与君交,共许诗中思最豪。
旧社更谁能拥鼻,新秋有客独登客。
径兰欲谢悲零露,篱菊空开乏冻醪。
纵使河阳花满县,亦应留滞感潘毛。
洛人皆种花,花发有时阑。
君家独种玉,种玉产琅玕。
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
岁时归拜庆,闾里亦相欢。
西台有道气,自少服灵丸。
春酒养眉寿,童颜如渥丹。
清谈不倦客,妙思喜挥翰。
壮也已吏隐,兴余方挂冠。
临风想高谊,怀禄愧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