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头扶起日三竿,扫罢幽轩到药阑。
傍架整齐书帙乱,绕篱料理菊枝残。
日融虚阁留馀暖,雨积高空促早寒。
处置身心閒里过,不将勋业镜中看。
醉头扶起日三竿,扫罢幽轩到药阑。
傍架整齐书帙乱,绕篱料理菊枝残。
日融虚阁留馀暖,雨积高空促早寒。
处置身心閒里过,不将勋业镜中看。
这首元代诗人王恽的《秋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处静思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醉头扶起日三竿”,以“醉”字开篇,暗示诗人可能在前夜有所沉醉,或是沉浸在某种思绪中,直到太阳升起才勉强起身。这既体现了诗人的放逸之态,也预示了接下来诗中所展现的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复杂性。
“扫罢幽轩到药阑”一句,描绘了诗人整理居所的过程,从幽静的轩室到药栏,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细致照料和对自然的亲近。这里的“幽轩”和“药阑”不仅代表了物质上的整洁,更象征着精神上的宁静与和谐。
“傍架整齐书帙乱,绕篱料理菊枝残”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书架上的书籍虽乱,却映照出他丰富的知识世界;而料理残菊,则是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又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思考。
“日融虚阁留馀暖,雨积高空促早寒”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阳光透过空旷的阁楼,留下温暖的余晖;而高空中积聚的雨水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体悟。
最后,“处置身心閒里过,不将勋业镜中看”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应该在闲适中度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镜中(象征虚幻)追求功业。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是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我和时间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献岁杓频指,良宵箭独稠;
东皇添玉历,南陌驻银钩。
蓂荚应双吐,椒花已两浮;
小年灯市永,午夜漏声悠。
月令初中节,风光第几筹?
蟾辉看倍皎,莺语听全流。
复拟传柑会,偏宜秉烛游;
流黄连夕怨,拾翠隔旬愁。
柳弱先披拂,梅寒故逗遛;
乾坤分正闰,夷夏辨春秋。
只此尊天统,因之念帝忧;
耗磨何足论,伏腊岂相谋!
金钥方重辟,银缸可再篝?
香尘还冉冉,歌吹几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