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送客复何言,门外骊歌酒一尊。
芒屩故应寻帝子,藜床岂必恋公孙!
只愁白社高风散,况看沧州落日昏。
吴越交游如见问,鸡声竟夜舞刘琨。
客中送客复何言,门外骊歌酒一尊。
芒屩故应寻帝子,藜床岂必恋公孙!
只愁白社高风散,况看沧州落日昏。
吴越交游如见问,鸡声竟夜舞刘琨。
这首诗是明朝将领张煌言所作的《送姚兴公北还(其一)》。诗人以客的身份,表达了在送别友人姚兴公北归时的复杂情感。首句“客中送客复何言”,描绘了双重离别的场景,客居他乡的诗人自己也在送别他人,言语难以表达深深的离愁。次句“门外骊歌酒一尊”,通过门外的骊歌唱和杯中的酒,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
第三句“芒屩故应寻帝子”,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帝子寻找仙踪的典故,暗示姚兴公此行或许有特殊的使命或期待。第四句“藜床岂必恋公孙”,则以公孙述的典故,表达对友人不必过于留恋尘世之意,鼓励他追求更高的理想。
第五句“只愁白社高风散”,担忧的是高洁之风的消散,暗含对友人品德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一句“况看沧州落日昏”,以落日余晖的昏暗,象征着离别的黯然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处,诗人以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寄寓对友人奋发有为、不畏艰难的期望,希望他在远方也能保持昂扬的斗志。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寄意,既表达了送别的不舍,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玉作双欢贝编齿,引睇一堂漾秋水。
筵前飞去复飞来,花底秦宫那似此。
约略新诗发万声,绿杨枝上啼春莺。
墨花绣研临池罢,坐令屏幛烟云横。
主人向我漫誇说,每过唤醪共披豁。
醉向春风玉树旁,欲占氍毹半堂月。
双鸿泊故林,弋者忽言慕。
惊飞来远天,栖迟汉阳树。
缯缴稍疏脱,饮啄方为故。
拟此暂閒适,悠悠狎烟渚。
薰风自南来,又尔振其羽。
江烟半入吴,水色犹连楚。
中道各言迈,羽翼乖其处。
我破燕山云,子披钱塘雾。
燕雀恋低枝,区区何足数。
振翮淩霄汉,翱翔向云路。
飞飞念旧群,九万仍回顾。
落日动离愁,含情怅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