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全文
清 / 陈寅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

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

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学者陈寅恪所作,题为《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诗人以拜谒杜甫祠堂为契机,表达了对这位唐代伟大诗人的深深敬仰和感慨。首句“新祠故宅总伤情”,流露出对杜甫故居的感伤之情,暗示着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沧海能来奠一觥”表达了诗人跨越时空,前来凭吊的心意,同时也寓含着对杜甫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感慨。“千古文章孤愤在”,高度赞扬了杜甫诗歌中的深沉情感和不屈精神,他的作品至今仍触动人心。

“初春节物万愁生”描绘了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而诗人却因杜甫的遭遇而引发无尽忧愁,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风骚薄命呼真宰”,将杜甫比作命运多舛的才子,呼唤公正的主宰能给予他应有的评价。

“离乱馀年望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代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盛世的期盼,这也是对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共鸣。“归倚小车心似醉”,诗人离开祠堂时心情沉重,仿佛醉酒般难以自持,最后以“晚烟哀角满江城”作结,渲染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象征着杜甫精神在江城中长久回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拜谒祠堂,抒发了诗人对杜甫的崇敬与同情,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陈寅恪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寅恪

陈寅恪
朝代:清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猜你喜欢

女几祠

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

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

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

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

(0)

仓庚

谁将晚秋菊,染作新春衣。

立当花枝上,惊散群鸟飞。

一声复一声,声声如歔欷。

歔欷意何如,乔木空无依。

相呼入幽谷,今人交道非。

(0)

最高楼·其二闻周氏旌表有期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斗粟也堪舂。

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

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形则异,气应同。

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

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0)

菩萨蛮

旌旗依旧长亭路。尊前试点莺花数。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春风十万家。

(0)

添字浣溪沙·其二三山戏作

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

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

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0)

贺新郎·其五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

又樯燕、留人相语。

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波似箭,催鸣橹。黄陵祠下山无数。

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

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

望金雀、觚棱翔舞。

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愁为倩,么弦诉。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