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
阴崖耸圭壁,古蔓引龙蛇。
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
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
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
阴崖耸圭壁,古蔓引龙蛇。
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
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幽静的自然景象和古老寺院的氛围。开篇“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写出了竹林浓密、桥梁曲折的小溪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隐秘而又宁静的地方。
“阴崖耸圭壁,古蔓引龙蛇”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崖的雄伟和古老植物攀附其上的壮观景象。这里的“古蔓”指的是长久生长的藤蔓,它们像龙蛇一样盘旋在山石之间,增添了一份野趣和历史感。
接下来的“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则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寺庙以及废弃的亭台。这里的“寺僻”表明这个寺院远离尘世,而“虚僧磬”则是对空寂寺院中可能仅有的僧人的生动刻画。至于“亭荒足兔罝”,则展示了亭子因无人照料而逐渐荒废,连兔子也能在此安然居住。
最后,“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个美好景象的怀念之情。紫微星是古代帝王所居的星宿,现在却看不到了,这可能隐喻着一种失落或哀伤。而“著意采黄花”则是诗人在这种情感中,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不忘在自然中寻找美好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古迹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历史之沉淀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雪拥衡门水满池,温炉卯后煖寒时。
绿醅新酎尝初醉,黄纸除书到不知。
厚俸自来诚忝滥,老身欲起尚迟疑。
应须了却丘中计,女嫁男婚三径资。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
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
劫风火起烧荒宅,苦海波生荡破船。
力小无因救焚溺,清凉山下且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