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闲得便成仙,何必菖蒲解引年。
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
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
此身闲得便成仙,何必菖蒲解引年。
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
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区越所作,名为《和答曾丈鹤林》。诗中描绘了一位悠闲自得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此身闲得便成仙”,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在闲适生活中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已成仙一般。接着,“何必菖蒲解引年”一句,借用了菖蒲延年益寿的传说,反问为何非要依赖外物才能长寿,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于春日之中,感受着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仿佛新篇的诗句在心中缓缓流淌,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认为上天赐予的恩泽应当惠及所有老年之人,共同迈向长寿的境界。
最后,“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两句,以白鹤山人未至,野船畏惧海浪喧嚣为喻,暗示了诗人期待着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共同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田横砦,乃在北海之湄蓬莱之阴。
波涛下漱石齿齿,云雨正轶天沈沈。
田横古强族,北海亦齐地,王侯富贵本自致,豢养于人岂良计。
田横不返北海头,假王亦亡云梦游。
剩基沙门高屹屹,五百义魂海中泣。
丈夫一死百世雄,至今海市神愤切,褰旗跃马行空中。
山水有雅趣,绝艺固难名。
翩翩沂水生,皦皦高世情。
观其笔墨间,颖悟契天成。
况复师名哲,挥洒欲纵横。
我有林壑兴,回车谢遐征。
怅言事求志,结好在柴荆。
恋恋返桑梓,依依寻耦耕。
驱牛涉晚涧,坐石闻春莺。
茅檐有浊酒,思就野老倾。
风尘正萧瑟,念此心频惊。
感君作图意,慰我南征程。
卷之怀袖间,离思浩方盈。
赠言匪谀溢,愿子垂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