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遥通西渡头,乱山零落树还稠。
先生唱罢村田乐,戴月披蓑理钓舟。
一水遥通西渡头,乱山零落树还稠。
先生唱罢村田乐,戴月披蓑理钓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首句“一水遥通西渡头”展现了广阔的水面连绵至远,直至西边的渡口,给人以开阔的视觉享受。紧接着,“乱山零落树还稠”则描绘出错落有致、生机勃勃的山林景象,其中“稀落”和“稠密”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界中生长与衰退并存的美丽。
第三句“先生唱罢村田乐”中的“先生”指代诗人自己,或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隐者,他们或许刚刚结束了对农耕生活的歌颂,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简朴生活的情感。末句“戴月披蓑理钓舟”则描绘出诗人身着简单的衣物(戴月指的是头戴一枚古代的玉环,象征隐逸之士;披蓑则是用草或苇编制成的斗笠),在月光下慢慢驾起小舟,进行夜航。这里,“钓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活动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
我与子桑友,既往雨弥旬。
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趋新。
东风无行迹,佳气满城闉。
麦苗生陂陇,叹息不食陈。
谁能裹饭来,定是寂寞人。
一曲古流水,试拂弦上尘。
古木少生意,轮囷卧河滨。
惭愧桃与李,相随见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