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其一》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其一》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云霄楼观耸神京,蔼蔼笙歌出凤城。

谯漏声传终百刻,将垣禁弛散千兵。

彩屏有象金城画,火树开花玉缀缨。

甲第公卿联戚里,当筵不数五侯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期间京城的繁华景象。首句“云霄楼观耸神京”,以“云霄”形容楼阁之高,形象地展示了京城的宏伟壮观。接着,“蔼蔼笙歌出凤城”一句,通过“蔼蔼”和“笙歌”渲染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氛围,仿佛整个京城都沉浸在音乐与欢声笑语之中。

“谯漏声传终百刻,将垣禁弛散千兵”两句,运用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一方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百刻即为一天,另一方面则描绘了空间的变化——从皇宫到民间,禁军的解除象征着节日的自由与开放。这里不仅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在特定时期内对民众娱乐活动的宽容态度。

“彩屏有象金城画,火树开花玉缀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节日装饰的精美与华丽。彩屏上的图案如同精美的画卷,而火树(即灯火)犹如花朵般绽放,玉缀缨则可能是指装饰品的精致,这些都共同营造了一种视觉上的盛宴。

最后,“甲第公卿联戚里,当筵不数五侯鲭”一句,点出了元宵节不仅是普通百姓的节日,也是贵族和官员们欢聚一堂的时刻。这里的“五侯鲭”原指汉代五位显赫的外戚,此处借指显贵之家的宴饮聚会,强调了元宵节不仅是全民同乐的节日,也是彰显社会等级与和谐共融的场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元宵节的盛况,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以及对民众娱乐活动的尊重与包容。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梦长髯道士以一囊贮罗浮山携以遗予纪以绝句·其二

千仞飞云只手拿,采鸾停处是仙家。

青牛骑过铁桥去,踏碎璚瑶一路花。

(0)

随笔·其四

断除嗜欲想,永撤天机障。

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0)

鹰鸡行

白日中庭忽风过,鹰攫鸡雏半空堕。

谁家失之无处寻,家奴拾得如拳大。

毛血淋漓殊可伤,性命幸脱饥鹰肠。

山妻丁宁勤喂饲,爱护真如孤凤凰。

锦毛渐长双冠耸,可爱花阴斗时勇。

我虽老馋不尔烹,留取年年作雏种。

(0)

七夕吟同张士行赋

银河迢迢向东注,玉女盈盈隔秋渚。

金梭飞飞掷烟雾,织作青鸾寄幽素。

青鸾织成不飞去,仙郎脉脉愁无语。

无语相望朝复暮,白榆摇落成秋树。

藕花香冷鸳鸯浦,天上银桥宝车度。

风清蕊殿开瑶户,云屏雾褥芙蓉吐。

经年香梦遥相许,一夕离肠为郎诉。

羿姬妒人留不住,天鸡角角扶桑曙。

龙巾荏苒啼红露,乱点云开逗飞雨。

伯劳西飞燕东翥,河乾石烂愁终古。

翠楼乞巧娉婷女,镜里青螺扫眉妩。

博山沈烟袅双缕,不识人间离别苦。

(0)

晚风

暮秋连日热,向晚大风寒。

变态如翻手,衰容怯倚栏。

降霜中气应,吹月上云端。

木叶萧萧脱,凄声接夜阑。

(0)

藕花风

舞落红衣起未休,水云乡里正飕飕。

五更清逼银塘露,六月凉生玉井秋。

飐浪低翻霞影乱,凌波轻弄锦香浮。

莫教吹醒鸳鸯梦,好送真人一叶舟。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