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
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
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
呼儿出樽罍,梨栗亦不恶。
宾客四五人,谈笑动林薄。
夜阑惨无欢,离忧倏中作。
伯也天下士,千金轻一诺。
挥斥杨墨徒,正是邹鲁学。
如何但银鱼,生事了无托。
惜哉桃李姿,见笑葵与藿。
鸡鸣驱车行,令人意参错。
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
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
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
呼儿出樽罍,梨栗亦不恶。
宾客四五人,谈笑动林薄。
夜阑惨无欢,离忧倏中作。
伯也天下士,千金轻一诺。
挥斥杨墨徒,正是邹鲁学。
如何但银鱼,生事了无托。
惜哉桃李姿,见笑葵与藿。
鸡鸣驱车行,令人意参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幽静居所景象。开篇“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诗人在深秋时节访问了一个偏僻的住宅,周围的桑树叶子还未完全落下,显得异常急促,这是因为秋风吹拂过残留的桑叶,给人一种季节更替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则描绘出一个冷清而宁静的环境。天气转凉,连鸡狗都不愿意出来活动,而住宅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门前小巷也显得异常宽阔,加深了这种幽居的感觉。
主人是一个避世之人,“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他以自己的智慧和修养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且对此感到满足,认为这是长期的栖息之所。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种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着是“呼儿出樽罍,梨栗亦不恶”,主人叫自己的孩子出来饮酒,同时享用梨子和栗子等果实,这里的场景温馨而宁静,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足。
“宾客四五人,谈笑动林薄”则描写了一群朋友聚集在这里,他们的谈话声和笑声让周围的树林也似乎被激活,这里的人数不多,但气氛却异常热烈。
然而到了夜晚,“夜阑惨无欢,离忧倏中作”,诗人感到了一种孤独与离愁。随着夜色的渐浓,这种情绪在心头蔓延开来,使得原本的欢乐气氛不再。
“伯也天下士,千金轻一诺”则是诗人对于朋友间承诺的重视。他认为,对于那些真正的学者和志同道合的人来说,即便是一诺之转,也胜过千两黄金,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是诗人所推崇的。
“挥斥杨墨徒,正是邹鲁学”中,“挥斥”意味着不受拘束,而“杨墨”则是古代书写用具的名称,指代文人墨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真正追求学问,不为物欲所羁绊者的赞赏,这种精神正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学说。
接着,“如何但银鱼,生事了无托”则是一种感慨。诗人面对眼前的美好生活,却感到一种无法寄托的情愫。即便是那些看似华丽的物质享受(如银鱼),在诗人的心中,也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无法真正托付。
“惜哉桃李姿,见笑葵与藿”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这里的“桃李”象征着才子佳人,而“葵与藿”则是野草,比喻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诗人感到可惜的是,那些原本引以为豪的美丽景象,终将被世人所笑谈。
最后,“鸡鸣车行,令人意参错”则是一种无奈和困惑。在鸡叫时分,该出门的人不得不匆忙上路,这种场景让人的心情也变得紊乱和迷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幽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之士的赞赏,以及对生命中的美好与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学问、友情和承诺的重视,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境复杂性。
谁何扣门声啄木,踏雪逢迎寒起粟。
诗筒过我捷于羽,墨滑岂供貂尾续。
云锵孤响落琼璈,顿觉闻韶不知肉。
胆惊强韵娄吐舌,春溢长笺手几缩。
钝根难除撚髭苦,夜凡晶荧残几烛。
管城子老免冠谢,久不中书三致祝。
择交正自欠楮生,两穷相值声蔌蔌。
端凝赖有弘农陶,时一浴之云外瀑。
山寒亦闻泓有语,未致两生长不足。
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
径须回旋作诗供,纵使长贫颜有穆。
书生得句如得官,无以藉之眉为蹙。
云烟茧纸生踊跃,涕唾犀毫负惭恧。
倘非渠辈称挥洒,未见无虞堪即鹿。
残风剩月幸见分,卷轴今当汗驹犊。
夜窗赓载有馀暇,笺注离骚到兰菊。
雪铺玉笺乌丝栏,一一手抄森似束。
毋令千载韩退之,作传讥嘲老而秃。
《再次韵因索纸笔》【宋·方岳】谁何扣门声啄木,踏雪逢迎寒起粟。诗筒过我捷于羽,墨滑岂供貂尾续。云锵孤响落琼璈,顿觉闻韶不知肉。胆惊强韵娄吐舌,春溢长笺手几缩。钝根难除撚髭苦,夜凡晶荧残几烛。管城子老免冠谢,久不中书三致祝。择交正自欠楮生,两穷相值声蔌蔌。端凝赖有弘农陶,时一浴之云外瀑。山寒亦闻泓有语,未致两生长不足。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径须回旋作诗供,纵使长贫颜有穆。书生得句如得官,无以藉之眉为蹙。云烟茧纸生踊跃,涕唾犀毫负惭恧。倘非渠辈称挥洒,未见无虞堪即鹿。残风剩月幸见分,卷轴今当汗驹犊。夜窗赓载有馀暇,笺注离骚到兰菊。雪铺玉笺乌丝栏,一一手抄森似束。毋令千载韩退之,作传讥嘲老而秃。
https://shici.929r.com/shici/tlCqzc7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