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
学宫如传舍,敝漏栖不得。
访君桥水东,一榻可容膝。
中吴多佳士,三载谁与适。
可怜泮林鸮,止醉桑葚黑。
束书归去来,钓台秋风夕。
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
学宫如传舍,敝漏栖不得。
访君桥水东,一榻可容膝。
中吴多佳士,三载谁与适。
可怜泮林鸮,止醉桑葚黑。
束书归去来,钓台秋风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秋天的菰草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官职卑微、生活清苦的状态,暗示了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他将学宫比喻为简陋的驿站,自己无法在此得到安身之处,流露出对学术环境的感慨。
诗人邀请朋友到桥水东边的小屋,那里虽然简陋,但至少能提供一个容膝之地,反映出对友情的珍视。他感叹中吴地区人才众多,但在三年的时间里,却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度时光。接着,他提到“泮林鸮”,可能是指学宫中的鸟,这里暗指邵叔忠在学术上的孤独和沉醉于知识的困境。
最后,诗人劝告朋友束书归去,享受垂钓的生活,度过秋风萧瑟的傍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祝福。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画阁重帘深不捲。铜史黄昏催缓箭。
那堪离别在兰时,梧桐落尽回心院。夜长君不见。
漏痕犹比檀痕浅。麝煤残,银筝宝瑟,信手拈来倦。
侧侧寒生霜瓦溅。眼底屏山千里远。
南来孤雁己先红,一声天际堪肠断。飘零秋万点。
风条雨叶如相饯。最无僇,坐愁不寐,绛蜡和花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