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三》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质]韵

风雨非天质,清宁讵可溢。

况复骤与飘,何以能终日。

人心良亦然,失者同于失。

馀食苟相矜,赘行难自黜。惟圣法天,天与道匹。

孔德之容,既安且密。有物混成,其中窈谧。

四大群游,众甫胥昵。行绝马车,止非宫室。

开无关键,解无绳繂。知三守三,去三抱一。

吾不知其名,自然之道毕。

奈何叔季人,强为蜮中虱。

始执躁轻心,究归奢泰术。

神器走虚空,强为遭呵叱。

安知天下毋,已先天地出。

(0)
鉴赏

此诗借风雨喻人事,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不可随意逾越。风雨并非天性,清宁也难以溢满,比喻人生得失,皆有定数。诗人感叹人心如同风雨,失意之人往往相似,而剩余的食物若互相矜持,多余的行动则难以自我淘汰。

接着,诗人推崇圣人之道,认为只有圣人才能顺应天道,与道并肩。孔子的品德包容万象,既安定又隐秘。万物混杂而成,其中深邃幽静。四大元素共同游动,众物相互亲近。行则超越车马,止则非居宫室。开启无需钥匙,解开无需绳索。知三守三,去三抱一,不知其名,却体现了自然之道的完整。

最后,诗人批评了末世之人,强行成为寄生虫。他们起初心浮气躁,最终走向奢侈和放纵。神器在空虚中流转,被指责和排斥。诗人反问,是否天下之事,早已在天地之前存在?

整首诗通过风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得失、圣人的智慧以及末世之人的行为,展现了对自然法则和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寄李商老

黄尘车马流,金火战残暑。

西风迎潮来,密云复无雨。

江淮旱已甚,映眼但尘土。

田畴杂芜秽,草树翳洲渚。

缅怀平生欢,捐弃各秦楚。

千言偪胸次,到口不能吐。

君非一臂旧,此意复可许。

青蝇暗藩溷,有似嚇腐鼠。

须君济川手,略为虹蜺举。

念之不能眠,清坐听鸣橹。

(0)

春日

春风未雌雄,尊酒自贤圣。

燕巢楼阁间,莺语花柳静。

(0)

舅李侍郎挽词三首·其一

射策飞腾早,推贤望实兼。

直心常自负,大器果难淹。

持橐丹墀稳,分符画戟严。

平生莫追忆,泪尽转愁添。

(0)

保宁禅师真赞

此是保宁风度,具眼衲僧试觑。

面孔虽然丑拙,肚里非常峭措。

佛祖一口吞尽,问着当下休去。

却说梁溪觅赞,大小一场露布。

(0)

还自鼓山过鳝溪游大乘榴花洞瞻礼文殊圣像漫成三首·其三

布地金沙片片匀,深沉院宇閟祗园。

清凉路半前三语,摩诘城中不二门。

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净为还源。

狻猊坐上法王子,稽首皈依众所尊。

(0)

读庄子六绝句·其三

养生有主卫生经,神守全时岂废形。

游刃有馀刀不挫,解牛须是学庖丁。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