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七夕》
《高阳台.七夕》全文
清 / 庄棫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星靥脂红,山眉黛绿,良宵门户愔愔。

兰麝中衣,香囊合字霏金。

流萤点点无心扑,绕雕阑、又上罗襟。

正云屏,低度双星,银汉斜临。

秋期密约年年好,任人间儿女,乞巧穿针。

自送春归,可怜盼到而今。

相思一雨柔肠转,更休论、远水遥岑。

影伶俜,露浥鸦鬟,月照鸳衾。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七夕》是清代词人庄棫的作品,以七夕(又称乞巧节)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浪漫景象和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词的上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七夕之夜的静谧与温馨:星靥如脂,山眉如黛,夜晚的门户悄然无声,女子身着兰麝香气的衣物,香囊上的图案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流萤在雕栏旁随意飞舞,无意间落在罗襟上,银河斜挂,映衬着低垂的云屏,仿佛双星在悄悄传递着爱意。

下片则转向词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期盼和相思之情。每年的七夕之约,他都期待着与佳人共度,即使人间儿女们忙于乞巧穿针,他的心思却早已飘向远方。春去秋来,相思之情如同柔肠百转,更不用说面对遥远的山水。夜深人静,只有孤影相伴,露水打湿了发髻,月光洒在鸳鸯锦被上,增添了无尽的寂寥与思念。

整首词以景寓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将七夕之夜的浪漫氛围与词人的深情厚意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庄棫
朝代:清   字:中白   号:东庄   籍贯:丹徒   生辰:1830——1878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
猜你喜欢

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

沙岸萦回入草泥。
霜余烟景自凄迷。
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
茅盖屋,稻分畦。
何人今日此幽栖。
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

(0)

太常引 寄酒泉帅张奥子明,子明*阳关去酒

田园松菊自由身。
鞍马老红尘。
鹅鸭恼比邻。
算未羡、凌烟写真。
花时风雨,长年哀乐,白发为谁新。
休唱渭城春。
怕忆着、西州故人。

(0)

清平乐 光甫副使寿席,*雏指渠儿子阿咬

春风倾倒。
京洛春回早。
走马章台人未老。
金翠*雏更好。
安排美景良辰。
放教花柳搀新。
谁似君家池馆,又添丹桂灵椿。

(0)

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

又东门送客,侧身西望长嗟。
算万里功名,几番风雨,何限云沙。
相看已过半百,甚年年、各在一天涯。
秋气偏催过雁,疏烟细点归鸦。
旌旗未卷鬓先华。
清泪落悲笳。
问蜀道登天,锦城虽好,得似还家。
关心老来婚嫁,要与余、邻屋共烟霞。
到□征西车马,轮他杜曲桑麻。

(0)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爱*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
纷纷道途鞍马,甚当时、王*也从军。
处处惊乌夜月,年年落雁横汾。
菟裘老计在耕耘。
风□出尘氛。
记沁北丹东,松枯石润,菊秀兰薰。
林泉竟轮先手,漫回头、惭愧玉山云。
寄谢鸡豚社客,草堂未要移文。

(0)

黄鹂绕碧树 秋景

鸳瓦霜轻,翠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
积庆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
妙龄秀发,谢庭兰玉争妍。
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神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玉函。
高第仙风道骨,锡与长年。
最好素秋时节,有画堂高启宾筵。
何妨纵乐,笙歌捧觥船。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