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横暮钟微,窗含远山曙。
卷祴正佳眠,候雁送寒暑。
观君弄泉手,岂是缝裳具。
独鸟不西南,长怀天际树。
云横暮钟微,窗含远山曙。
卷祴正佳眠,候雁送寒暑。
观君弄泉手,岂是缝裳具。
独鸟不西南,长怀天际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微先驰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首句“云横暮钟微”,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云层低垂,仿佛与远处的钟声相呼应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窗含远山曙”则转而描绘清晨之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远处山峦在晨光中的轮廓,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卷祴正佳眠,候雁送寒暑”两句,进一步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人的生活状态联系起来。卷祴(古代的一种衣饰)象征着衣物的收起或展开,暗喻着季节的变化;候雁则是自然界中季节变换的标志,它们的迁徙伴随着寒暑的更迭。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观君弄泉手,岂是缝裳具”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或许正在欣赏泉水的清澈,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怀念。同时,这里也巧妙地将友人的形象与缝裳(制作衣物)联系起来,暗示了友人不仅是精神上的伴侣,也是生活中的支持者。
最后,“独鸟不西南,长怀天际树”以一只孤独的鸟儿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鸟儿无法飞向西南方向,意味着它无法直接到达友人的所在地,只能遥望天际的树木寄托思念。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浮辙厌羁羽,归骖谢飘蓬。
桑梓无改植,阡术有遗踪。
敝构仗先宇,馀筑存故墉。
岫松增稚株,林篁茂子丛。
霏霏薜荔雨,摇摇菡萏风。
招要山中人,追寻河上公。
登挹九疑岚,卧聆七泽淙。
往历勿重陈,偃蹇敦所崇。
秋来不改飞扬性,天街任伊舒卷。
酿雾疑烟,烘霞作绮,倏忽阴晴千变。排空势远。
恁偏与西风,惯商寒煖。
薄不胜情,笑人何事易生怨。
应怜碧霄冷淡,纤痕微抹处,时渡河汉。
隐约鱼鳞,参差雁阵,都向闲中渲染。凉宵月满。
看影里山河,叠愁深浅。塞北江南,寄相思几点。
皎可冰壶,朗宜皓鉴,一片光明空阔。
霜飞鸳瓦,水浸铜街,更是玉山堆雪。
遥想绣幕茸茵,纵有清辉,再无人惜。
问谁能还向,水晶帘外,伴伊孤洁。
算只有、商女船边,征人马上,偏字看来亲切。
长门漏滴,冷院香沈,也共素娥幽咽。
此外何知,近他猿唱乌啼,晓星明灭。
且细调金缕,弹彻霜天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