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遗恨六七年,到伏枕呻吟,回首未忘天上事;
珠树迟生两三尺,听绕棺啼哭,伤心无限眼中人。
玉堂遗恨六七年,到伏枕呻吟,回首未忘天上事;
珠树迟生两三尺,听绕棺啼哭,伤心无限眼中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寿蓉为悼念友人刘琴舫同年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玉堂遗恨六七年”,以“玉堂”象征高官显贵之位,暗示刘琴舫曾有过辉煌的仕途生涯,但遗憾的是,他已离世六年有余。这句表达了对逝者过去岁月的追忆和惋惜之情。
接着,“到伏枕呻吟,回首未忘天上事”描绘了诗人自己在病榻上回想起与刘琴舫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满是不舍与怀念。这里的“天上事”可能指的是两人曾经共同经历的快乐时光或理想抱负,强调了对往昔美好回忆的难以忘怀。
后两句“珠树迟生两三尺,听绕棺啼哭,伤心无限眼中人”则进一步深化了哀思之情。诗人想象着刘琴舫的墓前,珠树因悲伤而生长缓慢,仿佛时间也因失去挚友而停滞。听到围绕棺材的哭泣声,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拟人化,以及对哭泣声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强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作的典型特征——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