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闇积雨浸城皋,四望平畴白浪高。
太息人材无董贾,可怜经济属萧曹。
山东璧马祠河伯,海上旌旗拥贼壕。
燮理自知廊庙贵,腐儒忧国谩心劳。
闇闇积雨浸城皋,四望平畴白浪高。
太息人材无董贾,可怜经济属萧曹。
山东璧马祠河伯,海上旌旗拥贼壕。
燮理自知廊庙贵,腐儒忧国谩心劳。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病起书事呈兼善尚书》描绘了积雨后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局的感慨。首句“闇闇积雨浸城皋”形象地写出雨后积水漫过城边草地的情景,暗淡而压抑。接着,“四望平畴白浪高”进一步描绘出广阔的田野上积水如浪的壮观画面。
诗人感叹“太息人材无董贾”,表达了对缺乏像董仲舒、贾谊这样具有治国才能的人才的忧虑,暗示朝廷中缺少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者。他惋惜地说“可怜经济属萧曹”,将国家的经济大计寄托在萧何、曹参这样的旧臣身上,流露出对当政者的失望。
“山东璧马祠河伯,海上旌旗拥贼壕”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战乱中的荒谬,人们竟然祭祀河神以求平安,而贼兵的旗帜却在海边飘扬,显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最后,诗人自我反思,“燮理自知廊庙贵”,承认自己身为腐儒,虽然知道治理国家的重要,但身处庙堂之外,只能徒然为国事担忧。“腐儒忧国谩心劳”表达了他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忧愤之情。
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个人的无奈,体现了元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御宇十三年,历久知艰巨。
幅员既云广,岂无水旱处。
设存喜丰心,必有讳灾者。
每嘱守土臣,莫作文饰语。
帑粟常不惜,沟壑藉少补。
今岁天降恩,远近京坻睹。
偏祲只数州,已敕勤赒抚。
江浙春米贵,落半平其贾。
仓廪足河洛,鸿雁苏齐鲁。
金川方用兵,黔黎亦已苦。
更幸高下熟,转输差易取。
嗟嗟我臣工,屡丰尔莫诩。
馀三亦谩言,毋乃增其估。
教养固兼施,欲速讵其可。
永惟否泰机,益增乾惕所。
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天胡为而上浮,地胡为而下隤。
日月胡为西没而弗返,江河胡为东流而不回。
已去之日去如驶,未来之日来不已。
孔子大圣不能言,曰未知生焉知死。
李老君、梵释迦,二人亦皆卓卓绝伦者,到此空自生咨嗟。
不然何以徘徊双树之下示寂灭,弟子痛哭如失爷。
函关已过无还日,乃遁其辞曰死而不亡者寿以相誇。
大椿过八千,橛株无复全。朝槿依依,似较久延。
彭之死日,殇之生年。前不知后,后可缘前。
以此例彼,毕竟齐焉。
不愿为天灵兄弟各活一万八千岁,愿为火劫以后能知万古风流倜傥一日之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