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来人二首·其二》
《北来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0)
注释
离仳:离别。
独雁飞:因与家人失散,成了失群孤雁。
老身:北来人自指。
闽:福建的简称。
翠銮:皇帝的车驾。
翻译
十口之家一起分散离开,如今只剩我如孤雁南飞。
在荒废的寺庙里种菜充饥,生活贫苦还穿着当年沦陷时的旧衣。
豪华的府第里歌声钟声腾沸,战场上很少有探骑来回。
我就这样老死在福建,见不到皇上的车驾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途中的游子,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困顿处境的无奈。"十口同离北,今成独雁飞"两句通过比喻,强调了游子的孤单与不易,被迫远离故土,如同一只孤独的雁鸟在空中盘旋。此情此景,更显出诗人心中的哀愁。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则写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贫困。游子为了生存,不得不在荒废的寺庙里锄食,生活窘迫到只能穿着粗糙的衣服,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深刻体察和同情。

接下来的"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可能是在描写游子在异乡的某些经历。这里的“甲第”可能指的是军中的营地,“歌钟沸”则是营中生活的一种场景,而“沙场探骑稀”则可能是描述边疆的战事,士兵稀少,这两句给人一种战争氛围浓厚、生活不安的感觉。

最后"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悲观。这里的“老身”暗示着诗人的年岁已高,生命力已渐衰竭,而“闽地”可能指的是边远之地,“不见翠銮归”则是说即便是在死亡的那一刻,也未能回到美好的地方。这样的结局,无疑增添了整首诗的悲凉色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愁,以及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听邻女吟

含情遥夜几人知,闲咏风流小谢诗。

还似霓旌下烟露,月边吹落上清词。

(0)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0)

送人归觐河中

青门冢前别,道路武关西。

有寺云连石,无僧叶满溪。

河长随鸟尽,山远与人齐。

觐省波涛县,寒窗响曙鸡。

(0)

和人湘中作

湘川湘岸两荒凉,孤雁号空动旅肠。

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

年华蒲柳凋衰鬓,身迹萍蓬滞别乡。

不及东流趋广汉,臣心日夜与天长。

(0)

苍颉台

先贤忧民诈,观迹成纲纪。

自有书契来,争及结绳理。

(0)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

龙形江影隔云深,虎势山光入浪沈。

潮蹙海风驱万里,日浮天堑洞千寻。

众峰作限横空碧,一柱中维彻底金。

还叱楫师看五两,莫令辜负济川心。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