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青山·其二》
《游青山·其二》全文
宋 / 吴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风流千载忆玄晖,此日登临不觉疲。

看取眼前都是句,如何身后不留诗。

须知小隐徜徉日,正是高吟寥泬时。

可惜出山终不免,空留翠岫与清漪。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吴渊所作,名为《游青山(其二)》。诗中以“风流千载忆玄晖”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身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往风流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当下的游历中所感受到的风流与雅致。

“此日登临不觉疲”,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游览青山时的轻松愉悦,即使是在登山的过程中也不感到疲惫,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写照。接下来,“看取眼前都是句,如何身后不留诗”,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叹眼前的景致如同诗句般美妙,另一方面又忧虑自己的身后是否能留下值得传颂的诗篇,体现了诗人对于创作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须知小隐徜徉日,正是高吟寥泬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意识到,在日常的悠闲生活中,正是进行高雅创作的最佳时机。这里的小隐不仅指实际的隐居生活,更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最后,“可惜出山终不免,空留翠岫与清漪”,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尽管他渴望在山林中过着隐逸的生活,享受创作的喜悦,但最终还是无法避免世俗的束缚,只能将美好的回忆和作品留给后人。这一句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一丝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创作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探索与反思。

作者介绍

吴渊
朝代:宋   号:退庵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生辰:1190—1257年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郡斋读经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

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

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

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

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0)

题山庄

萝屋萧萧事事幽,临风搔首远凝眸。

东园松菊存遗业,晚景桑榆乐旧游。

吟对清尊江上月,笑谈华发镜中秋。

床头浊酒时时漉,上客相过一任留。

(0)

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

古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归家。

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

(0)

玩月诗·其三

造化天桥碧海东,玉轮还过辗晴虹。

霓襟似拂瀛洲顶,颢气潜消橐籥中。

(0)

出军

龙绕旌竿兽满旗,翻营乍似雪中移。

中军一队三千骑,尽是并州游侠儿。

(0)

浣溪沙·其十五

试问于谁分最多,便随人意转横波,缕金衣上小双鹅。

醉后爱称娇姐姐,夜来留得好哥哥,不知情事久长么。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