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寒照影,清夜自沈吟。
砧杵他乡泪,松楸故国心。
路长归梦短,酒浅客愁深。
了却江湖债,携书隐竹林。
孤灯寒照影,清夜自沈吟。
砧杵他乡泪,松楸故国心。
路长归梦短,酒浅客愁深。
了却江湖债,携书隐竹林。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客中思归》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心境。"孤灯寒照影",诗人以孤灯和寒光映照出自己的身影,渲染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清夜自沈吟",他独自沉思,深夜无眠,显示出内心的苦闷与思念。
"砧杵他乡泪"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砧声,联想到家人的劳作和对故乡的思念,泪水不禁滑落。"松楸故国心",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情感寄托。
"路长归梦短",暗示归乡之路漫长而遥不可及,而梦境中的归期总是短暂,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酒浅客愁深",借酒浇愁,然而愁绪太深,再多的酒也无法消解。
最后两句"了却江湖债,携书隐竹林",表达了诗人渴望结束漂泊生活,带着书籍隐居于竹林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以此来结束这段充满离愁的旅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霎雨驱寒,霁烟开旭,布满众芳。
念华如人意,欣荣炫锦,天怜莺老,促晓调簧。
尽日杨花榆荚外,尚时趁余红霏更忙。
田野趣,已鸣鸠乳燕,清昼初长。
而今淡怀乍省,纵晨熹夜烛,追赏流光。
奈远山当户,初葵向日,绿芜明野,芳草思乡。
马竞蹄尘游尽兴,又青青梅子苍更黄。
晴日在,恨芳菲未拾,春去空伤。
水云乡,仙衣化去,軿龙露霜爪。
洞天瑶岛,记韵冷琴操,无双清妙。
凌波倩影尘难到。陈王应赋矫。
未比得、麻姑长甲,轻舒纤处巧。
余寒只春更争开,东溟几许路,珂声风袅。
刀似水,香疑梦、翠虬争拗。
擎金盏、拿空势起,甚醉浅、春风知被恼。
待皱了、吴江清浪,寻伊归路渺。
墙花结子春无主,时来背人偷堕。
弃掷委尘埃,忍罗衣初涴,车声门巷过。
便相属、欲言无那。是怨教埋,是羞教掩,是愁教破。
十丈软红深,教情海、波翻意城沙堁。
尽度孽缘,无数毡包席裹。叩青冥孰可。
只生死与人偏左。愿仙箓、各牒鸳鸯,掌上擎珠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