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林春雨图为御史罗亨信赋》
《上林春雨图为御史罗亨信赋》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古风

上林竹深绿如箦,滃然一片潇湘色。

春雨溟濛天际来,净洗琅玕澹空碧。

恍疑白昼鬼神惊,散作碎玉声琮琤。

浓深半隐玄豹色,苍翠低含紫凤翎。

忽然云雾生眼底,似觉阴生带秋意。

乃知画者妙入神,力斡天机有如此。

知君爱竹非寻常,写入图画情难忘。

岁寒节操慎自保,凛凛应同御史霜。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上林竹林在春雨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深绿与生机。开篇“上林竹深绿如箦”,以“箦”字形象地描绘出竹林的茂密与深绿。接着,“滃然一片潇湘色”,将竹林比作潇湘之地,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春雨的降临,使得“净洗琅玕澹空碧”,春雨洗涤后的竹林,碧绿而清澈,仿佛天空一般纯净。

诗人通过“恍疑白昼鬼神惊,散作碎玉声琮琤”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雨落下时的声音,如同碎玉撞击,清脆悦耳。接着,“浓深半隐玄豹色,苍翠低含紫凤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颜色层次,既有深邃的绿色,又有隐约可见的玄豹色和紫凤翎的点缀,丰富了画面的色彩感。

“忽然云雾生眼底,似觉阴生带秋意”则描绘了云雾的突然出现,给原本生机勃勃的竹林增添了一丝凉意和秋的气息。最后,“乃知画者妙入神,力斡天机有如此”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其作品能够捕捉自然之精髓,展现出超凡的创造力。

“知君爱竹非寻常,写入图画情难忘”点明了诗人对竹的喜爱之情,并将其融入画中,难以忘怀。最后,“岁寒节操慎自保,凛凛应同御史霜”以竹的坚韧不拔象征御史的正直与坚守,表达了对御史品格的敬仰与赞美。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对品德高尚者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六首·其四

一株绿柳一红栏,丝纤沿堤引木兰。

小令还输苏氏轼,东山未拟谢家安。

(0)

杨庄闸恭依皇祖诗韵·其二

巡春晴旭飏鞭丝,敬仰奎章漏点移。

底绩绳猷任胥重,其难惟有寸心知。

(0)

复雪三首·其二

六出昨逢颇益麦,千林今讶复装梅。

设云入画斯诚善,而我宁因看画来。

(0)

灵岩寺西入石路用唐刘长卿韵二首·其二

幡影标今揭,碑痕戴古苔。

金绳重轮奂,贝叶镇昭回。

偶步长卿韵,兼思太白来。

峰形皆内抱,谷口独西开。

石路夤缘入,春翘次第栽。

应真渡何代,鸥鸟不惊杯。

(0)

再咏紫泉行宫十景·其九竹埭

琅玕几个得天然,便拟坡仙与懒仙。

此去云栖幽绝处,明知万玉戛晴烟。

(0)

新城道中杂咏六首·其五开善寺

藤胎俯仰八金刚,闻道形传道子唐。

不及赵州文武水,至今功德浴空王。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