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胎俯仰八金刚,闻道形传道子唐。
不及赵州文武水,至今功德浴空王。
藤胎俯仰八金刚,闻道形传道子唐。
不及赵州文武水,至今功德浴空王。
这首诗描绘了开善寺内藤蔓与金刚像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赵州文武水的赞美,表达了对功德和空王的崇敬之情。诗人以“藤胎俯仰八金刚”起笔,生动地展现了藤蔓在佛像前低垂的姿态,仿佛在向金刚像致敬。接着,“闻道形传道子唐”一句,暗示了这些形象或故事源自唐代,体现了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不及赵州文武水”则将话题转向对赵州文武水的赞誉,这里的“不及”并非贬义,而是表达出对赵州文武水之美的向往与推崇。最后,“至今功德浴空王”一句,将主题升华至对功德和空王的崇敬,强调了佛法的深远影响和对众生的慈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宗教元素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心,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
又见年年雪。水浮桥、南岸幽处,周遭森列。
横碧轩中空旧话,独钓寒江愁绝。
更一段、冰霜高洁。
忽得两篇强健曲,倚回风、洒急凭谁说。
嗟巩洛,乃闽浙。何当醉酒扬雄宅。
问避人避地,其如楚之舆接。
览德已而歌凤去,千仞辉翔难蹑。
我和句、却愁狂辄。
折尽梅花伤岁暮,□撒盐、起絮分才劣。
鸡犬静,涧篱闭。
粉腻迷春月满枝,误随秋日弄芳菲。
料应潜作春宵梦,刚被西风不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