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六首·其四》
《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六首·其四》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一株绿柳一红栏,丝纤沿堤引木兰。

小令还输苏氏轼,东山未拟谢家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高旻寺行宫后,再次游览平山堂时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一株绿柳一红栏”,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株翠绿的柳树与一排鲜艳的栏杆相对而立,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绿柳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红栏则增添了热烈与温暖的气息,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次句“丝纤沿堤引木兰”,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象。纤细的柳丝沿着河堤延伸,仿佛引领着远处的木兰树。木兰在此处被赋予了某种引导或指引的意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接下来,“小令还输苏氏轼”一句,运用了典故,将诗人自己的作品与宋代大词人苏轼的作品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苏轼词作的高度评价和自我谦逊的态度。“小令”是词的一种体裁,相对于苏轼的豪放词风,此处可能暗含对自己作品风格的描述,同时也体现了对苏轼艺术成就的敬仰。

最后一句“东山未拟谢家安”,引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不愿像谢安那样隐居东山,而是选择继续在尘世中追求理想和事业的决心。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身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亳州

先朝御六飞,亲谒濑乡祠。

牛酒当时惠,衣冠此日思。

仙踪丹有灶,天瑞桧生枝。

圣主怜耆旧,题舆得吏师。

(0)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其七凉□

□□□□□,□□□□□。

清风满四境,岂独华榱下。

不若楚台人,披襟独萧洒。

(0)

景仁招游东园马上口占

适野自可爱,况逢佳主人。

马穿官柳影,衣拂帝城尘。

物外谁知乐,樽前别有春。

年华己消歇,历历见松筠。

(0)

阍吏

弊车羸马犯尘泥,愁到朱门遍遍辞。

相国舍人难骤见,将军马监岂相知。

因循岁月劳何补,颠倒风埃辱固宜。

惆怅东冈旧陂在,素心空负白云期。

(0)

寄成都吴龙图同年

照席烛花暖,随车剑骑寒。

江山资秀句,风月助清欢。

政简坤维静,仁深井络安。

行歌与独酌,岂得并闲官。

(0)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二

虹瑞流朱邸,童髦侍紫宸。

简心天与子,授位帝知人。

学古功时敏,钩深道日新。

宜然三百载,民物仰威神。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