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更五打寒鼍鼓。惯听秋床雨。绣檀回枕笛楼西。
警梦白纱窗报一声鸡。书檠夜照飞萤冷。
暗月苏荷粉。曲屏香炷烬麸金。
遍熨锦花团凤小红衾。
头更五打寒鼍鼓。惯听秋床雨。绣檀回枕笛楼西。
警梦白纱窗报一声鸡。书檠夜照飞萤冷。
暗月苏荷粉。曲屏香炷烬麸金。
遍熨锦花团凤小红衾。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夜静谧而温馨的画面。"头更五打寒鼍鼓",以夜间更鼓声衬托出秋雨的绵长,"寒鼍鼓"给人以冷寂之感。接着,"惯听秋床雨",暗示词人已习惯于这样的夜晚,秋雨滴落在床榻上,如同低语,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绣檀回枕笛楼西",词人倚着雕花的枕头,思绪飘向笛声悠扬的西楼,可能是远方的笛声,也可能是回忆中的乐音。"警梦白纱窗报一声鸡",突然的一声鸡鸣打破梦境,将人从睡梦中唤醒,反映出夜的深沉与生活的琐碎。
"书檠夜照飞萤冷",书桌上萤火虫微弱的光映照着夜色,增添了几分凄清和孤寂。"暗月苏荷粉",暗淡的月光洒在荷花般的粉墙之上,更显夜的幽深。"曲屏香炷烬麸金",香炉里的香烟袅袅,如同金色的麸屑,燃烧殆尽,寓意时光流逝。
最后两句"遍熨锦花团凤小红衾",描绘了锦被上的精美图案,以及被子的温暖,暗示词人在这样的雨夜中寻求一丝慰藉,希望在梦中寻得一丝暖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雨夜的静谧与情感的微妙变化,既有生活的琐碎,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真娘墓下花溟濛,碧梢小鸟啼春风。
兰舟摇摇落花里,唱彻吴歌弄吴水。
十三女子杨柳门,青丝盘髻郁金裙。
折花卖眼一回步,蛱蝶双飞上春墓。
老仙醉弄铁笛来,璚花起作回风杯。
兴酣鲸吸玛瑙碗,立按鸣筝促象板。
午光小落行春西,碧桃花下题新题。
西家忽遣青鸟使,致书殷勤招再四。
当筵夺得凤头笺,大写仙人蹋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