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
《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细观吟卷压阳春,字字新奇绝点尘。

既已学诗兼学礼,底须忧道更忧贫。

鸟啼花落萧閒日,月白风清自在身。

内景通明谁会得,窗寒曙色正精神。

(0)
注释
细观:仔细品味。
吟卷:诗卷。
压阳春:胜过早春。
字字:每个字。
新奇绝点尘:新颖独特,不染尘埃。
既已:既然。
学诗:学习诗歌。
兼:又。
学礼:懂礼仪。
底须:何必。
忧道:忧虑道德。
忧贫:担忧贫穷。
鸟啼花落:鸟鸣花落。
萧閒日:闲适的日子。
月白风清:月光皎洁,清风徐来。
自在身:身心自由。
内景:内心世界。
通明:明亮如镜。
会得:理解。
窗寒:清晨寒窗。
曙色:曙光。
正精神:格外鲜明。
翻译
仔细品味诗卷胜过早春,每个字都新颖独特,不染尘埃。
既然学习了诗歌又懂礼仪,何必忧虑道德还担忧贫穷。
鸟鸣花落的日子里闲适宁静,月光皎洁,清风徐来,身心自由。
内心世界明亮如镜,谁能真正理解?清晨寒窗透出的精神风貌格外鲜明。
鉴赏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创作于宋末元初。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句“细观吟卷压阳春,字字新奇绝点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吟咏的书卷给予高度评价,每一个字都充满新意,没有一丝尘埃可寻。这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尊重。

接下来“既已学诗兼学礼,底须忧道更忧贫。”则流露出诗人的深思与自省。既已经掌握了诗词和礼仪之学,更应该担忧的是道德修养以及生活中的困顿。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沉着态度。

“鸟啼花落萧閒日,月白风清自在身。”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人通过听鸟鸣叫、观赏花瓣飘落等细腻笔触,捕捉到了时间流转的美感,而那明净如洗的月光与清风,则是心灵得以自由自在的象征。

末句“内景通明谁会得,窗寒曙色正精神。”则更深入地探讨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领悟和理解。这里的“内景”指的是内心的光明与清澈,诗人自问或许只有自己能真正领略到这种精神状态。而“窗寒曙色正精神”则是说在清晨微冷的气息中,以及天色初现之时,自己的精神达到了最佳状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还透露出他对个人修养、道德追求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扶南曲歌词五首·其二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

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0)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其二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

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

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0)

古意六首·其一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

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0)

道中寄杜书记

西南东北暮天斜,巴字江边楚树花。

珍重荆州杜书记,闲时多在广师家。

(0)

宫词一百首·其八十八

雨入珠帘满殿凉,避风新出玉盆汤。

内人恐要秋衣着,不住熏笼换好香。

(0)

宫词一百首·其十四

新调白马怕鞭声,供奉骑来绕殿行。

为报诸王侵早入,隔门催进打毬名。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