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不食武昌鱼,万骑时迁建业居。
曾得紫髯开国意,太初名是作宫初。
三军不食武昌鱼,万骑时迁建业居。
曾得紫髯开国意,太初名是作宫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变迁与帝王兴衰的壮丽画面。"三军不食武昌鱼",表明了曾经的兵戈之地,如今已是和平安宁,不再有战争之需,而武昌鱼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历史回忆。"万骑时迁建业居"则透露出了一种强盛与繁华的场景,万马奔腾,国力强盛,但这也是一种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象征。
接下来的"曾得紫髯开国意",这里的“紫髯”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尊称,表明了诗人对历史上某位英雄豪杰的赞美和怀念。"太初名是作宫初"则揭示出了一种创立之始的庄严与神圣感,太初宫不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和皇权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关怀,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无限赞美之情。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浸急兮将奈何。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我向空中拾瑶草,翩翩使节来何好。
白云迷路合复开,星河挂户夜长晓。
朝来风雨暮来晴,曲岭回回碧草迎。
芙蓉昼见金银气,宝塔宵看舍利明。
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诘曲盘虬龙。
松根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
滚滚长江白练飞,岩石壁青天围。
神仙洞口一经过,丹砂却上绿萝衣。
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
俄然吐作山下云,疾风化雨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