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兮黄鹄,金衣兮鞠裳。
衔粟渡海致帝乡,有雏有雏羽翼长。
曾随凤凰集明堂,晓栖上林树,暮下建章宫。
俯视燕雀枪榆枋,高飞远举天门翔。
天门翔羽肃肃,吁嗟乎黄鹄。
黄鹄兮黄鹄,金衣兮鞠裳。
衔粟渡海致帝乡,有雏有雏羽翼长。
曾随凤凰集明堂,晓栖上林树,暮下建章宫。
俯视燕雀枪榆枋,高飞远举天门翔。
天门翔羽肃肃,吁嗟乎黄鹄。
这首明代袁华的《黄鹄曲》描绘了一只黄鹄的形象,它身披金色羽毛,穿着鞠裳,象征着尊贵和纯洁。黄鹄长途跋涉,带着谷物飞越海洋,目标直指帝都,显示出其坚韧与忠诚。它的雏鸟也已羽翼渐丰,暗示家族的延续和希望。
黄鹄曾与凤凰同聚于明堂,日间栖息在上林苑的高树,夜晚则降落在建章宫,展现出其不凡的地位和活动范围。它对低微的燕雀不屑一顾,只翱翔于天门之上,飞翔的姿态威严而庄重,令人赞叹。
最后,“天门翔羽肃肃”一句,通过描绘黄鹄在天门振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黄鹄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翱翔理想的向往。整首诗以“吁嗟乎黄鹄”作结,表达了对黄鹄的深深敬仰之情。
半阁初成,正见南山,名曰悠然。
有疏窗六尺,低才压帽,藏书两架,小恰如船。
芳树檐头,晴岚屋上,放了晨衙即醉眠。
春深矣,且聘红买绿,俸里支钱。
洛阳佳种争妍,想太白、清平调可怜。
把护花铃索,随时安顿,移春亭幔,着意遮全。
贳酒酹香,教歌试艳,拚与花王结胜缘。
吾还笑,笑当年杜牧,也为花颠。
谢氏诸昆,梁园胜侣,莺时俱集。
花舆锦辔,踏遍春山晴碧。
问湖边、烟雨楼台,乱峰犹认南朝迹。
正寻芳未倦,绿杨桥畔宝蟾初觌。
鹊炉拥道,看清光如水,水光还射。
坐列氍歈,共把瑶觥欢吸。
笑庾公、楼上横床,爱子野风前弄笛。
待归来、还怕杏园客散花叹息。
多少朱门,都不见、开樽筵客。
陈孺子、贫居委巷,偏为设食。
娄护已无鲭可饱,季鹰只有鲈堪忆。
便盘飧、真足胜华筵,欢相得。橙已熟,香同擘。
梅渐放,花还摘。更南皮飞盖,不期而集。
醉我倾将瓶几个,泥谁典却钗双只。
想明朝、佳事好喧传,今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