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凤铎鸣高屋。渐惊觉、清眠熟。
看夕阳倒影花阴速。双燕子、归来宿。
几曲危肠愁易束。问雪鬓、何时重绿。
料想此情同,应暗损、香肌玉。
参差凤铎鸣高屋。渐惊觉、清眠熟。
看夕阳倒影花阴速。双燕子、归来宿。
几曲危肠愁易束。问雪鬓、何时重绿。
料想此情同,应暗损、香肌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千里所作,名为《迎春乐(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手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早春时节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
诗中“参差凤铎鸣高屋”一句,设定了一种高远的空间氛围,通过凤铎(古代宫殿上的装饰物)的鸣叫,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紧接着,“渐惊觉、清眠熟”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时的宁静与满足,这种清醒后的睡意昏沉,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惬意和心境的平和。
“看夕阳倒影花阴速”一句,通过夕阳的倒映和花树迅速的投影,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描绘出了一个温馨而又稍显急促的春日景象。诗中的“双燕子、归来宿”,则是对燕子的归巢行为的细腻观察,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一种生机勃勃与和谐共处的情感。
“几曲危肠愁易束”一句,通过对“危肠”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易言说的苦恼。紧接着,“问雪鬓、何时重绿”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青春不再的追问,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料想此情同,应暗损、香肌玉”两句,以“料想此情同”表达了一种共鸣之情,即诗人认为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忧虑是普遍的情感。接着,“应暗损、香肌玉”则通过隐喻的手法,传递出美好的东西往往容易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原本的光泽。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深沉感慨,是一首抒情性质的佳作。
金谷繁华世称好,西风一夜凋零早。
上蔡威权逼穹昊,东门黄犬嗟难保。
卓哉罗君契兹道,名利场中迹如扫。
石室巢云事幽讨,一榻清风小蓬岛。
有时豪吟豁襟抱,山中万物经品藻。
有时花前独倾倒,陶然一任韶光老。
我昔躬耕南亩稻,心与乾坤同浩浩。
年来苦被微名恼,玄发无情欲成缟。
野马何年脱尘皂,同向云中拾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