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室小隐得草字》
《石室小隐得草字》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金谷繁华世称好,西风一夜凋零早。

上蔡威权逼穹昊,东门黄犬嗟难保。

卓哉罗君契兹道,名利场中迹如扫。

石室巢云事幽讨,一榻清风小蓬岛。

有时豪吟豁襟抱,山中万物经品藻。

有时花前独倾倒,陶然一任韶光老。

我昔躬耕南亩稻,心与乾坤同浩浩。

年来苦被微名恼,玄发无情欲成缟。

野马何年脱尘皂,同向云中拾瑶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石室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充满了对自然、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首句“金谷繁华世称好,西风一夜凋零早”以金谷的繁华与西风一夜的凋零形成对比,暗示了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接着“上蔡威权逼穹昊,东门黄犬嗟难保”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权力的虚幻与不可持久。

“卓哉罗君契兹道,名利场中迹如扫”赞扬了罗君能够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名利所累,其行为如同在名利场中留下一片空白。接下来“石室巢云事幽讨,一榻清风小蓬岛”描述了隐士在石室中与云相伴的生活,以及在清风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有时豪吟豁襟抱,山中万物经品藻”表现了隐士在山中放声高歌,抒发胸臆,对山中万物进行品评,展现了他内心的丰富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有时花前独倾倒,陶然一任韶光老”则描绘了他在花前独自沉醉,享受时光流逝的悠闲与自在。

最后,“我昔躬耕南亩稻,心与乾坤同浩浩”回忆了诗人过去的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宇宙广阔胸怀的向往。“年来苦被微名恼,玄发无情欲成缟”感叹自己近年来被微小的名声所困扰,白发无情地增长,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野马何年脱尘皂,同向云中拾瑶草”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尘世的束缚,与云中仙人一同寻找珍贵的瑶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送乐秀才归新淦

夜雨涨新碧,晓舟摇古堤。

帆从金水落,家在日梁西。

万竹绕茅屋,千峰隔钓溪。

探囊能起死,门外想成蹊。

(0)

用朱希真韵寄葛主簿

闻道石壕吏,今犹夜捉人。

徒烦移簿领,何计静烟尘。

痛哭声连野,椎敲疮满身。

催科君正拙,宁不动悲辛。

(0)

闻郡中请贤老住报恩作诗赞之

夜郎佛刹接西土,谁敢招提境中住。

老贤元是住山人,拄杖无心自来去。

山中猿鹤不须惊,明朝听打禾山鼓。

鼓声新响振人天,水禽草木咸歌舞。

(0)

和赵叔清蜡梅

春入梅花村,蜡妆林影繁。

香肌冒寒立,此意为谁存。

宫额半涂黄,要为出俗韵。

不露冰雪姿,风流真素蕴。

(0)

詹阁学持国挽诗二首·其一

元祐崇三舍,词场次第开。

两科踰万士,一日见连魁。

圭璧知难售,鹓鸾独晚陪。

乱离身已老,不复梦东台。

(0)

次韵吴兴守到官见贻一首

步武初辞玉笋中,旌麾疑是到珠宫。

窗间岩岫如争入,笔下云烟洗不空。

千里喜深车后雨,一堂仁浃扇时风。

宾筵浪许陪真赏,底用蹒跚一秃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