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纨不摇风满襟,露气中夜寒相侵。
予怀浩然杳莫寄,伴月直到青天心。
素纨不摇风满襟,露气中夜寒相侵。
予怀浩然杳莫寄,伴月直到青天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的《中秋夜坐遣兴》。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以独特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捕捉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孤寂。
“素纨不摇风满襟”,诗人用“素纨”比喻轻柔的衣物,“不摇”则表达了一种静谧无风的夜晚环境,而“风满襟”却透露出微妙的秋意,尽管没有大风,但仍能感受到凉爽的气息。
“露气中夜寒相侵”,这里诗人描绘了深夜的清冷,露水在夜间增添了寒意,“相侵”则是说这种寒意悄然渗透,使人感到凉意浸骨。
“予怀浩然杳莫寄”,这句话中,“予怀”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而“浩然”指的是一种宏大无边的情感和境界,"杳莫寄"则意味着这种情怀无法寄托,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可以倾诉。
“伴月直到青天心”,在这句中,“伴月”表达了诗人与明月相伴的孤独夜晚,而“直到青天心”则是说,诗人的心灵随着月光延伸至无垠的天际,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沉思时的情感世界。他的内心虽然有着浩瀚的情怀,但却找不到寄托,只能与明月相伴,直至心灵触摸到那无垠的天空。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中秋夜景,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邃感悟。
嘉会自不偶,宾来盖可倾。
亭因开径筑,楼以看山成。
珠树门交翠,瑶花井并清。
吕园能共灌,郑谷欲深耕。
隐已携莱妇,游宁学尚平。
畦蔬当列鼎,家酿足飞觥。
颇有栖林约,犹多置驿情。
怜予曾宿客,再访辟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