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匣剑》
《匣剑》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灵剑经年匣,决云谁为高。

报人如有道,何忍问吹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jiàn
sòng / fànzhòngyān

língjiànjīngniánxiájuéyúnshuíwèigāo

bàofēnbiéyǒudàorènwènchuīmáo

注释
灵剑:宝剑。
经年:多年。
匣:剑鞘。
决云:直上云霄。
谁为高:谁能达到最高境界。
报人:有德之人。
如:如果。
有道:遵循正道。
何忍:怎能忍心。
问吹毛:轻易斩断毫毛,比喻轻易显示力量。
翻译
灵剑长久以来被收在剑匣中,究竟谁能挥舞它直上九霄。
如果有人懂得正义之道,又怎能忍心去询问是否能轻易斩断毫毛。
鉴赏

这首诗名为《匣剑》,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诗中以“灵剑”为物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宝剑沉寂于匣中的感慨。"经年匣"三字,暗示了剑的长久闲置,暗含时光流转之意。接下来的"决云谁为高",则通过想象剑出鞘的瞬间,展现出剑的凌厉与不凡,同时也寓言了人才未得施展的境况。

诗人进一步思考,如果这把剑能助人实现正义,那么拥有者若有所为,应不会吝啬于拔剑而出,"报人如有道"表达了对有德行之人的期待。然而,"何忍问吹毛"一句,又流露出一丝惋惜和犹豫,似乎在说即使有能力,也不忍轻易触动,以免触及那些微妙而敏感的问题。

整首诗以剑为载体,寓言了人才的闲置与期待,以及对于道德责任的深沉考量,体现了范仲淹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0)

青龙寺赠云颢法师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

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

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

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0)

吊贾岛二首·其二

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

(0)

寄贾驰先辈

游子想万里,何必登高台。

闻君燕女吟,如自蓟北来。

长安高盖多,健马东西街。

尽说蒿簪古,将钱买金钗。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

如今数君子,如鸟无树栖。

济水一入河,便与清流乖。

闻君欲自持,勿使吾道低。

(0)

送友人入塞

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

苍茫万里秋,如见原野大。

鸟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对。

一马没黄云,登高望犹在。

惊风忽然起,白日黯已晦。

如何怨路长,出门天涯外。

(0)

和乐记室忆江水

遥想观涛处,犹意采莲歌。

无因关塞叶,共下洞庭波。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