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大难为用,垂垂七十年。
此怀自饥渴,余论总流传。
入品书真圣,多情句欲仙。
白门游已倦,高卧对江天。
材大难为用,垂垂七十年。
此怀自饥渴,余论总流传。
入品书真圣,多情句欲仙。
白门游已倦,高卧对江天。
这首清代孔宪彝的《赠包慎伯明府》表达了诗人对包慎伯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材大难为用"暗喻包慎伯的才学出众,但可能因时代或环境限制而未得到充分施展。接下来的"垂垂七十年"则感慨包慎伯年事已高,暗示其生涯经历丰富。
"此怀自饥渴"表达了诗人对包慎伯学问的渴望,认为他的见解独特且深邃,如同人饥渴求知。"余论总流传"则赞扬包慎伯的思想理论能够长久流传,影响后世。"入品书真圣"进一步肯定了包慎伯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称其为真正的圣贤。
最后两句"白门游已倦,高卧对江天"描绘了包慎伯厌倦了世俗的纷扰,选择高卧家中,悠然欣赏江天之景,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祝福。整首诗以赞颂包慎伯的才学和人品为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敬意。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
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
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
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古寺章陵下,潜公住几年。
安心生软草,灌顶引春泉。
寂寂传灯地,寥寥禁火天。
世间多暗室,白日为谁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