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这是一首描绘贫穷家庭境况的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一个贫苦之夫和其妻子的悲惨生活。诗中的“谁知苦贫夫”表明社会大众对于这些处于底层的人们的不幸生活缺乏了解和关心。家中有愁怨妻,是指家庭中的妻子满怀怨言,可能是因为生活的艰辛导致的情绪积压。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则是在请求读者倾听他们的话语,这些话语足以让人感到心酸和同情。接着,“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表达了对怀中的孩子的哀怜,但即便是这样,家中的孩子也比不上山下的獐子(一种野兽,小型,类似于小鹿),暗示生活之艰难。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此处描写贫妇对自己曾经拥有但现在已经失去的土地的怀念,这块土地如今已被官府占据。"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则是她每次走出家门,看见远方的山水,都会心生迷茫,无奈和困惑。
最终,“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表达了贫妇对官府主管的渴望,她愿意长时间地跪拜以求得到救济,这个“啼”字更添了一份哀婉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贫妇的话语,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中的苦难,以及他们对于改善命运的渴望。这种对话体的写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贴近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