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永济桥二首·其一》
《过永济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背锦屏开,河临永济回。

土田平似掌,桑柘大如槐。

斜日射虹去,低云将雨来。

无涯负清景,长是愧非才。

(0)
翻译
山峦背后像锦绣屏风展开,黄河沿着永济河蜿蜒回转。
土地平整得像手掌一样,桑树和柘树高大如槐树一般。
夕阳照射下,彩虹如带而去,低垂的云彩预示着雨即将来临。
面对这无边的美景,我深感愧对这清丽的景色,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才华去欣赏。
注释
山背:山的背面。
锦屏:锦绣般的屏风。
河临:河流靠近。
永济:地名,可能指永济河。
土田:土地。
平似掌:平整得像手掌。
桑柘:桑树和柘树。
大如槐:高大如槐树。
斜日:夕阳。
射虹:照在彩虹上。
低云:低垂的云彩。
负:辜负。
清景:清丽的景色。
长是:总是。
愧非才: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才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在永济桥所见的自然景色和感受。首句"山背锦屏开"以生动的比喻,形容山峦起伏犹如锦绣屏风展开,展现出壮丽的山景。"河临永济回"则点出黄河沿着永济桥蜿蜒流淌,显示出河流的动态美。

接下来的两句"土田平似掌,桑柘大如槐"运用了夸张手法,描述了土地平坦广阔,如同手掌一般,而桑树和柘树高大繁茂,仿佛槐树一般粗壮,展现了田园的丰饶景象。

"斜日射虹去,低云将雨来"通过描绘夕阳映照下彩虹消逝和低垂的乌云预示降雨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变化。

最后两句"无涯负清景,长是愧非才"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感叹自己无法完全领略和表达这无边的美景,透露出一种谦逊和对自然之美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邵雍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

银烛秋屏浅梦中。花光人影斗玲珑。

瓜犀暗怯寒泉沁,荷露微销宿酒浓。

香雾敛,晓云空。迢迢碧汉路难通。

深情若比回塘水,长定西流不复东。

(0)

补春寒一首

桃李漫山不敢开,阴晴无定本难猜。

春来春去祗如此,花谢花荣能几回。

欹枕未妨延短漏,点灯还欲对深杯。

连年畏听黄昏雨,惯触新词到阿灰。

(0)

遇旧居有感

疏桐乳燕对沈沈,寂寞庭轩春色深。

回复杂花还照眼,秤量诸药总经心。

筐中零藿想馀热,苔上履綦无可寻。

送乐推哀真不易,更临丝竹恐难禁。

(0)

孤雁

洞庭春花已堪把,并门雪飞仍没马。

将寻天路访重华,南北驰驱汗流赭。

孤雁哀鸣始欲翔,岂知矰缴背人张。

白凫朱凤皆饥死,莫向江湖觅稻粱。

(0)

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十六

身世沈沦到永初,沙中力士计应疏。

子房扰扰成何事,空读圯桥一卷书。

(0)

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七

北伐经年走传车,刘生批答苦纷挐。

閒情赋罢无馀事,来倚西风看菊花。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