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春寒一首》
《补春寒一首》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桃李漫山不敢开,阴晴无定本难猜。

春来春去祗如此,花谢花荣能几回。

欹枕未妨延短漏,点灯还欲对深杯。

连年畏听黄昏雨,惯触新词到阿灰。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桃李漫山不敢开,阴晴无定本难猜”以桃李花为引子,形象地表达了春天时节天气多变、难以预测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世间的相似性——变化莫测,难以把握。接下来的“春来春去祗如此,花谢花荣能几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转、生命轮回的主题,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

颔联“欹枕未妨延短漏,点灯还欲对深杯”转而描写诗人在春夜中的个人活动,通过“欹枕”、“延短漏”、“点灯”、“对深杯”的细节,展现了诗人面对春寒时的闲适与自我慰藉,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联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尾联“连年畏听黄昏雨,惯触新词到阿灰”则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连续的“畏听”、“惯触”等词语,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细腻感受,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某种忧虑。这里的“阿灰”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通过与他分享新词,诗人或许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幅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人生哲思的画面。诗中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有对个人情感的主观抒发,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物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0)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二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

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

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

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

对此长叹终百年。

(0)

猛虎行

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

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

(0)

贺陈竹士娶继室王梅卿联

几生修得到;一日不可无。

(0)

集句联

红杏在林,幽鸟相逐;碧桃满树,清露未晞。

(0)

阳明书院实学斋联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