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雁》
《孤雁》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古风

洞庭春花已堪把,并门雪飞仍没马。

将寻天路访重华,南北驰驱汗流赭。

孤雁哀鸣始欲翔,岂知矰缴背人张。

白凫朱凤皆饥死,莫向江湖觅稻粱。

(0)
鉴赏

这首诗《孤雁》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描绘一只孤雁的形象与遭遇,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寓意。

首句“洞庭春花已堪把”,以洞庭湖的春景开篇,暗示了季节更替与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文孤雁的出场营造了背景。接着“并门雪飞仍没马”一句,对比鲜明地描绘了另一幅景象——大雪纷飞,甚至覆盖到马匹,与前文的春花形成强烈反差,预示着环境的恶劣与挑战。

“将寻天路访重华,南北驰驱汗流赭”两句,借孤雁之口表达其追求理想与真理的决心,无论是南行还是北往,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象征着诗人或作者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牺牲精神。

“孤雁哀鸣始欲翔,岂知矰缴背人张”中,“孤雁哀鸣”形象地展现了孤雁的孤独与痛苦,而“矰缴背人张”则暗喻了外界的威胁与陷阱,强调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危险。

最后,“白凫朱凤皆饥死,莫向江湖觅稻粱”以白凫(一种水鸟)和朱凤(传说中的神鸟)的死亡,警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应盲目追求,而应谨慎行事。此句也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理想与真理并非易事,需要智慧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孤雁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警觉,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墨梅

不向江南冰雪底,乃于毫末发春妍。

一枝无语淡相对,疑在竹桥烟雨边。

(0)

送广上人

师住匡庐南面山,飞来峰下略开单。

时情淡薄知音少,吾道彫零行路难。

何必善书须学卫,未应解义必师安。

丈夫不用寻尘迹,自向虚空著羽翰。

(0)

次韵谢公定时夏均父招诸客泛舟游百花洲

好事屡载酒,扁舟每乘兴。

况当秋气清,开我心若镜。

风漪蹙寒绿,日干下脩影。

却从苍翠中,羡彼各飞泳。

翱翔数仞翼,白小一寸命。

微物有至乐,此理须自领。

君侯静无哗,敢以一言请。

人生百年尔,飞电作光景。

试看楹间悬,俯仰岁月永。

堂堂寇莱公,祀事荐时饼。

吾徒岂不老,啖蔗入佳境。

况兹诗酒习,已自破清净。

聊须明月来,褰裳踏归艇。

(0)

仁老寄墨梅·其一

二月八日春气分,忽见梅英枝上繁。

颠狂索酒醉复醒,知是笔端回化元。

(0)

李光道见过赠诗

高槐上拂青天面,枝疏不得惊禽恋。

槐下官曹何冷落,去马来牛色多倦。

春风绿杨暗虚室,秋雨苍苔锁深院。

三见墙头梅子花,一字不画尘侵砚。

宛如太古两相忘,况复飞盖追游宴。

有时独咏西园诗,想像清风情眷眷。

门前忽报华轩过,邂逅开怀如昔见。

目击便嗟相得晚,更仆清谈尽黄卷。

顾我迂疏何所取,似君秀颖乃可羡。

少壮应须努力时,人间岁月如流电。

(0)

宝墨堂

堂有颜公石,辞墨真世宝。

圆润屈银钩,淳华掞春藻。

忠义昔所服,文艺久弥好。

至今有识人,抚卷惜元老。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