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花已堪把,并门雪飞仍没马。
将寻天路访重华,南北驰驱汗流赭。
孤雁哀鸣始欲翔,岂知矰缴背人张。
白凫朱凤皆饥死,莫向江湖觅稻粱。
洞庭春花已堪把,并门雪飞仍没马。
将寻天路访重华,南北驰驱汗流赭。
孤雁哀鸣始欲翔,岂知矰缴背人张。
白凫朱凤皆饥死,莫向江湖觅稻粱。
这首诗《孤雁》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描绘一只孤雁的形象与遭遇,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寓意。
首句“洞庭春花已堪把”,以洞庭湖的春景开篇,暗示了季节更替与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文孤雁的出场营造了背景。接着“并门雪飞仍没马”一句,对比鲜明地描绘了另一幅景象——大雪纷飞,甚至覆盖到马匹,与前文的春花形成强烈反差,预示着环境的恶劣与挑战。
“将寻天路访重华,南北驰驱汗流赭”两句,借孤雁之口表达其追求理想与真理的决心,无论是南行还是北往,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象征着诗人或作者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牺牲精神。
“孤雁哀鸣始欲翔,岂知矰缴背人张”中,“孤雁哀鸣”形象地展现了孤雁的孤独与痛苦,而“矰缴背人张”则暗喻了外界的威胁与陷阱,强调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危险。
最后,“白凫朱凤皆饥死,莫向江湖觅稻粱”以白凫(一种水鸟)和朱凤(传说中的神鸟)的死亡,警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应盲目追求,而应谨慎行事。此句也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理想与真理并非易事,需要智慧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孤雁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警觉,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好事屡载酒,扁舟每乘兴。
况当秋气清,开我心若镜。
风漪蹙寒绿,日干下脩影。
却从苍翠中,羡彼各飞泳。
翱翔数仞翼,白小一寸命。
微物有至乐,此理须自领。
君侯静无哗,敢以一言请。
人生百年尔,飞电作光景。
试看楹间悬,俯仰岁月永。
堂堂寇莱公,祀事荐时饼。
吾徒岂不老,啖蔗入佳境。
况兹诗酒习,已自破清净。
聊须明月来,褰裳踏归艇。
高槐上拂青天面,枝疏不得惊禽恋。
槐下官曹何冷落,去马来牛色多倦。
春风绿杨暗虚室,秋雨苍苔锁深院。
三见墙头梅子花,一字不画尘侵砚。
宛如太古两相忘,况复飞盖追游宴。
有时独咏西园诗,想像清风情眷眷。
门前忽报华轩过,邂逅开怀如昔见。
目击便嗟相得晚,更仆清谈尽黄卷。
顾我迂疏何所取,似君秀颖乃可羡。
少壮应须努力时,人间岁月如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