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蹇通判赴京》
《送蹇通判赴京》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黄甲登名绣作衣,宦家中世似君稀。

提刑大振行台宪,佐郡全收侍殿威。

六月抟鹏聊一息,三年停凤又高飞。

悬知郭隗台前路,骏复天闲定不归。

(0)
鉴赏

此诗《送蹇通判赴京》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对蹇通判即将赴京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官场成就与个人魅力。

首联“黄甲登名绣作衣,宦家中世似君稀”,以黄甲象征蹇通判的显赫地位,绣作衣则寓意其服饰华美,暗示他在官场中的非凡身份。同时,将他比作宦家中世罕见的人物,凸显其独特与杰出。

颔联“提刑大振行台宪,佐郡全收侍殿威”,进一步赞扬蹇通判在不同职位上的表现。提刑一职使他声名大振,行台宪的权威得到彰显;佐郡期间,他不仅协助治理地方,还深受朝廷重臣的器重,展现出其全面的才能和影响力。

颈联“六月抟鹏聊一息,三年停凤又高飞”,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六月的短暂休息比作抟鹏的一瞬,三年的停驻比作停凤的片刻,形象地描绘了蹇通判在官场上的起伏与成就。这一联既展示了他暂时的宁静与调整,也预示着他未来更广阔的飞翔与成功。

尾联“悬知郭隗台前路,骏复天闲定不归”,通过引用郭隗的故事,表达了对蹇通判未来的期待与信心。郭隗是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此处暗示蹇通判如同郭隗一般,终将得到更大的舞台与机会。骏复天闲定不归,则意味着蹇通判在官场上的辉煌成就与贡献,将使他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最终不会离开权力的核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蹇通判在官场上的卓越成就与个人魅力,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与祝福。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仲春雪夜怀山中诸子

春深仲之望,阶前柳色放。

黄雀冲帘飞,睢鸠鸣相向。

陡然发长风,宇宙何莽莽。

疏树咽长条,栖乌色沮丧。

雪落初不盈,微湿凝衣上。

夜深阶已寒,霏霏发空响。

遥忆青山时,蹑屐或荡桨。

南北各天隅,停云徒怏怏。

悠然理素业,葛衣行三两。

嗟余披敝裘,微官狭俯仰。

有面受风尘,有怀生荡漾。

自顾同形影,何苦被条襁。

会当休沐归,与子酬玄赏。

归方未有期,昨夜梦中往。

(0)

曹溪·其一

佛性无南北,繇来不二门。

抽衣图得宝,酌水已忘源。

大地逢人说,空山有偈存。

疏钟祇树下,看堕听经猿。

(0)

望石门次逢永见怀之作

扁舟移信宿,风雨石门堤。

流水春城曲,荒烟碧树齐。

无禽栖旧井,吹笛过前溪。

指顾江山外,重来得句题。

(0)

秋夜即事戏赠何龙友

天上秋临玉镜台,小星三五映前台。

明珠自古真无价,乌鹊今宵遂有媒。

锦瑟弦中呈雅调,流黄机上试新裁。

阮郎既识仙源路,桃叶桃根信往来。

(0)

送孙青宕归宁波·其三

嘈嘈丝管趁游程,不及兴公掷地声。

可但熟骚作名士,澧兰沅芷一江情。

(0)

梁毓丽五舅话旧

四十馀年覕眼抛,几回夜月忆知交。

班荆堪笑双蓬鬓,薄暮低徊一水抛。

未把尘谈搀野趣,只抽旧绪当风嘲。

联床信宿嫌宵短,莫厌频来笋可肴。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