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东山三十春,逢时吐气思经纶。
丈夫未可轻年少,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石东山三十春,逢时吐气思经纶。
丈夫未可轻年少,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刘逴之手,名为《集李句》。诗中通过对古代名相谢安在东山隐居三十年后,遇时局变化而渴望施展政治抱负的描绘,以及对年轻才俊的肯定与鼓励,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见解。
“安石东山三十春”,开篇即以谢安隐居东山三十年的典故起笔,寓意深远。谢安在这一时期虽远离政治中心,但其才智并未消磨,反而在静谧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暗含着对当下人才的期待与鼓励。
“逢时吐气思经纶”,紧随其后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谢安在遇到合适时机时,如何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这里的“吐气”形象地表现了才华的释放,“经纶”则指治理国家的策略与手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在恰当时机展现自身价值的肯定。
“丈夫未可轻年少”,此句直接点明了对年轻一代的重视与认可。它强调了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才华与抱负,都值得被尊重与期待。这种观点超越了时代界限,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辈岂是蓬蒿人”,最后两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及所有有志之士的自信与自豪。意在表明,即使出身平凡,只要具备才华与理想,就绝非平庸之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这种自信与豪情,不仅激励了当时的读者,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集李句》通过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和富有哲理的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洞察,也传递了对年轻一代的鼓励与期许,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
山上凉云收,日斜川风止。
娥皇五十弦,秋深汉江水。
初因无象外,牵感百忧里。
霜露结瑶华,烟波劳玉指。
将随落叶去,又绕疏蘋起。
哀响云合来,清馀桐半死。
女颜万岁后,岂复婵娟子。
不道神无悲,那能久如此。
魂魄无不之,九山徒相似。
没没竟不从,唯伤远人耳。
斑斑泪篁下,恐有学瑟鬼。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
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
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
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