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文雷的《和陶(其一)》,他以陶渊明的风格为蓝本进行创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士未能展翅高飞的遗憾,以及对人生束缚和终将衰老的感慨。"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描绘了壮志未酬的无奈,"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借白杨树在夜晚的萧瑟,表达对依靠无望的感叹。"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不论智愚,最终都会面临同样的结局。最后两句"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未老而形体已衰的无奈,"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则流露出对未能及时享受生活的忧虑,担心心中的愿望不能实现。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思。
咄尔何人,长松之下,古柏之间。
看蒲团稳坐,神清落落,布袍长裹,风骨珊珊。
一拂一盂,不鞋不杖,白石如龙草似绵。
低多少,在恒沙小劫,梦泡尘缘。西来踪迹萧然。
犹仿佛、当初面壁年。
曾与谁摩顶,菩提座下,何方行脚,舍卫城边。
辨欲忘时,心将安讫,春绿秋红自在天。
人只见,有茒庵方丈,片席青莲。
惹征尘、几年面目,只怕山灵憎我。
赋归去、寻山清坐。孤鹤野猿相和。
涧户平安,山堂无恙,任昼吟宵卧。
把旧日、八尺乌皮,移向篱前,延接高人几个。
回首看、长安道上,名利何人丢过。
用尽巧机,波澜反覆,直是亏他作。
恁蝇头蜗角,还须明眼觑破。
算不如、一邱一壑,且消却闲功课。
石上流泉,松间明月,清福天来大。
咏考槃在陆,不受世人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