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
《十二时》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十二时慢

惹征尘、几年面目,只怕山灵憎我。

赋归去、寻山清坐。孤鹤野猿相和。

涧户平安,山堂无恙,任昼吟宵卧。

把旧日、八尺乌皮,移向篱前,延接高人几个。

回首看、长安道上,名利何人丢过。

用尽巧机,波澜反覆,直是亏他作。

恁蝇头蜗角,还须明眼觑破。

算不如、一邱一壑,且消却闲功课。

石上流泉,松间明月,清福天来大。

咏考槃在陆,不受世人颠簸。

(0)
鉴赏

这首《十二时》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其内容深沉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先,“惹征尘、几年面目”,开篇即以“征尘”二字点出人生的奔波与劳碌,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避。接下来,“只怕山灵憎我”,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以及对山林之美的向往。

“赋归去、寻山清坐”,诗人似乎在宣告自己的归隐之意,选择与自然为伴,远离尘嚣。“孤鹤野猿相和”,通过自然界的动物相互应和,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涧户平安,山堂无恙”,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稳定与安全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安定与满足。接着,“任昼吟宵卧”,则展现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把旧日、八尺乌皮,移向篱前,延接高人几个”,这里“八尺乌皮”可能指的是某种家具或生活用品,诗人将其移到篱前,不仅是为了接待来访的高人,也是为了与志同道合者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精神交流的渴望。

“回首看、长安道上,名利何人丢过”,诗人回望尘世,对名利的虚妄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接下来,“用尽巧机,波澜反覆,直是亏他作”,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洞察,以及对人为算计的批判。

“恁蝇头蜗角,还须明眼觑破”,“蝇头蜗角”比喻微不足道的利益,诗人提醒人们要认清这些看似重要的事物其实毫无价值,需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力。最后,“算不如、一邱一壑,且消却闲功课”,诗人最终选择了回归自然,过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放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其三

忧河之浊泣清之,每笑周人切见几。

麟史究观王室乱,异情元不是公非。

(0)

和元可赠别

惟怜踪迹负平生,愧予秋空万里清。

体道信能忘聚散,论交曾复俟将迎。

愁多人物输前辈,恨有天公也世情。

阳羡买田虽旧约,虞歌喜起欲谁赓。

(0)

樊口候参政暮归

摇兀孤舟东复西,飙从赤鼻下樊溪。

惊鳞斜日银刀乱,飞鹄沧波羽扇低。

江涨清泠舞洄洑,岸颓浩荡汩尘泥。

黄昏荡桨窊樽上,笑指天闺认沐鹥。

(0)

佳句妙酝鼎至再和以谢·其二

荷叶浮钱蒲茁芽,镜潭宁是照鱼虾。

只今风月平分了,便趁鹏程万里赊。

(0)

夜梦有人惠丝鞋一双次日报除左史

官职元来莫浪求,丝絇梦里有谁投。

帝庭入侍应须此,果应恩除在仲秋。

(0)

汉老弟寄诗三绝情见乎辞使人愈增离索之感依韵和其诗·其二

送尽飞鸿眼欲穿,家山政在落霞边。

快来幸有梅堪折,莫待相将柳欲眠。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