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屯十万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
燕颔将军宜绣帽,龙骧战士爱犀衣。
银鎗作队行春去,蜡炬成林校猎归。
更看铃斋凭几处,文如布阵翰如飞。
师屯十万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
燕颔将军宜绣帽,龙骧战士爱犀衣。
银鎗作队行春去,蜡炬成林校猎归。
更看铃斋凭几处,文如布阵翰如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威武的将领及其麾下士兵的英勇形象。开篇“师屯十万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以“十万”之师和“大纛”之旗,展现出了军队的庞大阵容与领袖的威严气势。接着,“燕颔将军宜绣帽,龙骧战士爱犀衣”,通过将军与士兵的服饰细节,进一步刻画出人物的英姿飒爽。随后,“银鎗作队行春去,蜡炬成林校猎归”,生动地展现了军队在春季行军、秋日狩猎的场景,既体现了军事训练的严谨,也透露出生活中的轻松与和谐。最后,“更看铃斋凭几处,文如布阵翰如飞”,则以“铃斋”为背景,描绘了将领在办公时的文思敏捷,如同布阵般有序,笔墨如飞,展现出其卓越的才智与领导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军队的壮丽景象和将领的风采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宋代军队的雄壮与纪律,也体现了诗人对军事将领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西接都门才百里,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雁鹜新来仆射陂。
馈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閒。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
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