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
《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閒。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

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xuědòushāntányǐngchánglǎoji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chùshānyànshānlínniǎozhèngguānguān

yuètánxīnbáihuāmíngkǒuxián

cǎixīnnéngzhìliúshuǐzhīhái

wénguāncānghǎigāofēngjùnpān

翻译
山峦叠嶂,无尽的山岭间,林中的鸟儿鸣叫不断。
明亮的月光洒入深潭,水面泛着洁白,山谷口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宁静而鲜艳。
人们自行去采集薪柴,只顾溪流潺潺,不觉已远离原路。
听说有人想要观赏大海,即使面对险峻的高峰,也决心攀登上去。
注释
山无厌:山峦连绵不断。
关关:鸟儿的叫声。
月入潭心:月光照亮潭水。
花明谷口:山谷口的花朵。
采薪:采集薪柴。
流水不知还:流水不停,人不知不觉离开。
观沧海:观赏大海。
高峰峻亦攀:即使高山险峻也要攀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描绘了诗人身处山林之中,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沉醉与享受。首句“处山无厌山”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即使身处其中也不觉厌倦。次句“林鸟正关关”以鸟鸣声衬托出山林的宁静与生机。

“月入潭心白”描绘了月光洒在深潭中的景象,水面映照出皎洁的月色,显得清澈明亮。“花明谷口閒”则写出了山谷中花开的美景,闲适而宁静。接下来,“采薪能自至”描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采集薪柴,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最后一句“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诗人听说要观赏大海,即便面对险峻的高峰也愿意攀登,显示出其探索未知、追求壮志的豪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心境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九十三

画龙看头,画蛇看尾。

雪山冷坐六年,此处无金二两。

少林面壁九年,俗人沽酒三升。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八十六

入山还出山,铁壁复铁壁。衲僧门下,不消一击。

黄面瞿昙,散宅亡家。尽大地人,眼横鼻直。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三

放出焦尾大虫,咬杀南山猛虎。

动地号悲风,白日无行路。

笑中摆手出长安,拶得虚空筋骨露,流水落花拦不住。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二

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

只今礼拜烧香,且道是何三昧。

(0)

小楼扁山海图郑安道酒边有诗因次韵

等閒成小集,危眺豁幽情。

四面画图出,一襟天地清。

晚云山晻霭,夜月海空明。

自有兹楼景,输君第一评。

(0)

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其二

脩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

莫谓田园动归兴,渭滨垂老尚三公。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