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参黄阁侍金銮,晚觉扶鸠步履难。
卧理藉卿为保障,成功告我永安澜。
读书未懈平生志,益寿何须九转丹。
黄发皤皤在朝众,勤劳轸念久河干。
早参黄阁侍金銮,晚觉扶鸠步履难。
卧理藉卿为保障,成功告我永安澜。
读书未懈平生志,益寿何须九转丹。
黄发皤皤在朝众,勤劳轸念久河干。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为大学士高斌七十寿辰所作,体现了对高斌长期勤勉工作的高度赞扬与深切关怀。
首联“早参黄阁侍金銮,晚觉扶鸠步履难”,描绘了高斌从年轻时便投身政务,早年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晚年却因年迈而感到行动不便。这里既赞美了高斌的勤勉,也流露出对其老年的关切。
颔联“卧理藉卿为保障,成功告我永安澜”,进一步表达了高斌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贡献。他如同国家的保障,为稳定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宁做出了巨大努力。这句诗强调了高斌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其工作成果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颈联“读书未懈平生志,益寿何须九转丹”,赞扬了高斌即使到了老年,仍坚持读书学习,没有放弃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平生志向。同时,也暗示了长寿并非通过服用神奇药物,而是通过内心的充实和平静来实现。这反映了对高斌精神状态的高度评价。
尾联“黄发皤皤在朝众,勤劳轸念久河干”总结了高斌作为朝中长者,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这里的“黄发皤皤”形象地描绘了高斌的年迈,但他的勤劳和对国家的忧虑并未减少,依然像久旱的河流期待着滋润一样,对国家的发展充满忧虑和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高斌一生的回顾,不仅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老臣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忠诚者的高度评价。
钱颙画山工画雪,山下寒江更奇绝。
万壑千林鸟倦飞,苍松古柏冻欲折。
清人何日纵冶游,银涛渺渺着孤舟。
黄罂碧杓置篷底,定是山阴王子猷。
故人高居剡溪曲,窄窄柴门锁黄竹。
遥怜孤鹤怨空山,尘榻无人伴幽独。
披蓑童头缩猬毛,龙鳞冰片难容篙。
凌竞历览有何好,博得老眼如馋猫。
冲寒乘兴莫匆促,回船拢岸也不俗。
故人开轩扫茅屋。
品字床头抗酒壶,留连坐到东方旭。
天险既巳异,地产应亦殊。
胡桃及平波,朱碧明椒隅。
入夏而徂秋,叶翠尚不渝。
但少鸟与雀,而多嬴与驴。
易水非不迩,滦河不为迂。
但求一寸鳞,如海水猿狙。
遥想燕太子,食客焉得鱼。
以知荆高徒,日嚼羊与猪。
猛风增食肉,嗔愤易睢盱。
慷慨赴秦庭,不复顾其馀。
乃缘谋略短,岂真剑术疏。
舞阳一竖耳,何乃与之俱。
哀哉樊将军,空割一只颅。
国有千乘大,能用王可图。
乃恃五寸铁,为计亦何愚。
私心常恻恻,家人亦皇皇。
临晨惨将别,镫烛俨华妆。
斯须不可留,奄忽掩辉光。
余事勤槥椟,僮御尚匆忙。
独无可究理,起坐但彷徨。
午景照正中,始觉夏日长。
恍恍疑有凭,惊风自飘扬。
出入安所习,触目成悲伤。
洞房遽已静,素帷夕复张。
幼子初学语,呕哑在我旁。
抚此平生欢,弥用摧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