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逝》
《伤逝》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私心常恻恻,家人亦皇皇。

临晨惨将别,镫烛俨华妆。

斯须不可留,奄忽掩辉光。

余事勤槥椟,僮御尚匆忙。

独无可究理,起坐但彷徨。

午景照正中,始觉夏日长。

恍恍疑有凭,惊风自飘扬。

出入安所习,触目成悲伤。

洞房遽已静,素帷夕复张。

幼子初学语,呕哑在我旁。

抚此平生欢,弥用摧中肠。

(0)
鉴赏

这首诗《伤逝》是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以深沉哀婉的情感描绘了亲人离世后,生者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开篇“私心常恻恻,家人亦皇皇”,诗人以“私心”和“家人”的惶恐不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痛。接着,“临晨惨将别,镫烛俨华妆”,通过清晨的离别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悲凉的氛围,仿佛是在为逝者举行最后的仪式。随后,“斯须不可留,奄忽掩辉光”,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以及逝去的瞬间带来的强烈冲击感。

“余事勤槥椟,僮御尚匆忙”,描述了丧葬过程中的忙碌与秩序,同时也暗示了生者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力与混乱。接下来,“独无可究理,起坐但彷徨”,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解释的生死之谜时的迷茫与无助,以及内心的挣扎与徘徊。

“午景照正中,始觉夏日长”,午后的阳光让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夏日似乎变得格外漫长,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紧接着,“恍恍疑有凭,惊风自飘扬”,诗人似乎在虚幻中寻找慰藉,但现实的残酷又让他感到惊惧与无助。

“出入安所习,触目成悲伤”,无论是日常的行动还是眼前的景象,都让诗人感到悲伤与痛苦,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了对逝者的思念。最后,“洞房遽已静,素帷夕复张”,夜晚的寂静与白日的喧嚣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失去亲人的孤独与哀愁。

“幼子初学语,呕哑在我旁”,诗人通过描写幼子的天真与无知,反衬出自己作为父亲的哀痛与无奈。最后,“抚此平生欢,弥用摧中肠”,诗人回忆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份回忆却成为了内心深处难以承受的痛苦。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亲人离世后生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从离别的痛苦到丧葬的忙碌,再到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性关怀与对生死问题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廓禅人干田求颂

廓虚田地绝蓁荆,望断玉壶冰鉴平。

素色依稀云拥耒,练光片段月分耕。

意为衲子延筇履,力丐檀那助饭羹。

将见金牛笑相唤,丛林气像不多争。

(0)

游司真洞

桃华濯锦春水寒,洞门窈窕玉勾栏。

三峰拥翠云吞屋,九井扬波雪溅坛。

象帝先身元老语,谷神后事阿谁观。

羽郎清瘦发半白,待乞安期五色丸。

(0)

清上人持钵求颂

苕霅溪头柳眼青,食时持钵众香城。

诸邻定怪颠毛白,久客自怜心境清。

重念雪寒亲麈语,无忘水暖走鸥盟。

饱丛林汉深相悉,笋蕨春山次第生。

(0)

颂古一百则·其九十二

收尽馀怀厌事华,归来何所是生涯。

烂柯樵子疑无路,挂树壶公妙有家。

夜水金波浮桂影,秋风雪阵拥芦花。

寒鱼著底不吞饵,兴尽清歌却转槎。

(0)

月禅人出丐求颂

踏雪到人家,投机的不差。

月魂通水脉,春信入梅华。

去觅炊香许,来宽束篾些。

上方分佛事,先我过毗耶。

(0)

与充维那

机梭未动若为颜,一点虚灵入道环。

明月光中窥自己,白云影外到家山。

金鳌转侧夜潮落,玉马嘶鸣春信还。

得手应心无不可,脱然时事岂相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