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
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收笔砚,藏棋局。
酒莫饮,经须读。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
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
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收笔砚,藏棋局。
酒莫饮,经须读。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
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八十岁高龄的老者归隐田园的景象。开篇“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表明老者在山下的家中种植了几竿竹子,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自己生命最后阶段的一种安顿。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柴门、沙路和清澈的溪水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雅恬静的氛围,让人感到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显示老者在园中栽培果树,与此同时也在维护那些年久的松树和菊花。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长的尊重,也反映出老者的生活哲学——珍惜过往,期待未来。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中的“看山楼”是老者欣赏大自然之美的最佳地点。它不仅是一处景观,更是老者心灵的寄托。
“收笔砚,藏棋局。酒莫饮,经须读”则意味着老者在晚年更多地投入到精神文化的享受中去。收起书写工具和棋盘,减少饮酒,而专注于阅读经典,这是对智慧的追求,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表达了老者在晚年所达到的心境——对待世事淡然,不再为尘世之事所累,从而超脱出尘俗的纷扰。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则透露出老者的内心世界。独自入睡,没有了年轻时的幻想和梦想,而是以闲适的心情去吟咏诗词,不再模仿他人的风格。
最后,“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中“算人生”意味着老者在晚年对一生的感慨和总结。万事皆有苦乐,但大多数都是无常的。在这份感悟下,老者选择了与家人相守,以此作为生命最后时光中的满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是对晚年生活的一种美好寄托。
西方金仙千岁身,天上伐木役天人。
阎浮檀光照世界,作此无量胜妙因。
九龙宝地赤精宅,涌出宫殿压风轮。
化人南来为守护,震动六种走鬼神。
锦幪老人常住世,燕坐说法无冬春。
故人萧公作尘土,白莲花叶光如新。
妙道无边世眼窄,真心遍通人智贫。
可怜端居弊宇宙,几见疑惑谈伪真。
檐牙森森铁凤啄,殿颜眈眈金兽蹲。
官冷何妨近香火,时容绝胜洗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