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一剪过池塘,曾识旧纱窗。
乌衣未改,红妆如昨,稳上雕梁。
年年花下相逢处,何事更商量。
多应是诉,来时春短,别后秋长。
东风一剪过池塘,曾识旧纱窗。
乌衣未改,红妆如昨,稳上雕梁。
年年花下相逢处,何事更商量。
多应是诉,来时春短,别后秋长。
这首明代邵梅芳的《眼儿媚·咏燕》描绘了一幅春天燕子归来的画面。"东风一剪过池塘",以春风轻拂池塘水面,暗示燕子从南方归来,如同剪刀裁开冬日的寒冷。"乌衣未改,红妆如昨",形容燕子羽毛依旧乌黑,飞翔的姿态犹如昔日般娇俏,暗示岁月并未改变它们的风采。
"稳上雕梁",生动描绘燕子轻盈地落在精致的屋檐或雕花的梁上,显得既熟练又自在。接下来,诗人回忆每年花开时节,燕子与人在此相遇,"年年花下相逢处",表达了人与燕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和自然和谐。
然而,"何事更商量"却带出一丝疑惑,为何燕子每年回来都要重新商议,可能暗指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使得燕子感到世事无常。最后三句"多应是诉,来时春短,别后秋长",燕子似乎在诉说,它们感受到春天短暂,而分别后的秋天漫长,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燕子为载体,寓言人生的聚散离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深深感叹。
青楼谁窈窕,抛红豆、新唱梦扬州。
听宫字欲流,娇能掩误,徵音初变,弱不禁愁。
一声绕,锦投三万轴,酒下十千筹。
落日正低,西风初度,当杯入手,肯教淹留。
今朝相逢好,私心计、拼取醉卧垆头。
但使碧纱稳护,莫放吟眸。
恐二陵风雨,寒惊客梦,三山草木,影落歌楼。
老子壮心未已,还赋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