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邙山》
《北邙山》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

魏明未死虚留意,庄叟虽生酌满巾。

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0)
注释
山前路:山路。
秦: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
嵩山:中国著名的山脉,位于河南省。
堪爱:值得喜爱,引人怜爱。
伤神:使人伤心。
魏明未死:指魏明帝已故去。
虚留意:徒然挂念。
庄叟:指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酌满巾:饮酒至尽,形容极度忧愁。
无主骨:无人认领或管理的遗骨。
弄权人:玩弄权术的人。
缑岭:古代地名,以道教文化著名。
吹箫客:吹奏箫笛的隐士。
闲访:悠闲地探访。
云头:云彩之上,象征超脱尘世。
俗尘:世俗的尘嚣。
翻译
穿过山前小径直抵秦地,嵩山美景令人黯然神伤。
魏明帝虽亡犹牵念不已,庄子虽在却只能借酒浇愁。
无需再去寻找那无主的遗骨,毕竟这里曾有操控权柄的人。
我羡慕缑岭的箫笛客,能悠闲地仰望白云,远离世俗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世俗的淡泊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古人遗迹的怀念和向往。开篇“一种山前路入秦”直接投射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随着诗人的脚步进入了一片宁静的山谷。紧接着,“嵩山堪爱此伤神”则透露出诗人对美景的深沉感情和内心的不舍。

“魏明未死虚留意,庄叟虽生酌满巾”两句中,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无限憧憬,以及对当下世态的淡然。这里的"魏明"和"庄叟"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他们虽已逝去,但精神依旧留在人们的心中。

“何必更寻无主骨, 也知曾有弄权人”则转向了对于过去权谋之人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生活态度。诗人并不强求去追寻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尘埃中的遗迹和人物,而是更倾向于欣赏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则是对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的赞美。诗人羡慕那些能够在山中吹奏箫管的人,他们不为世事所困,悠然自得地观赏着世间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越尘世纷争的心态。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次韵詹适宣德小饮巽亭

君方梦谪仙,我亦吊文园。

江上同三黜,天涯共一樽。

涛雷殷白昼,梅雪耿黄昏。

归去多情雨,应随御史轩。

(0)

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再和二首·其三

眼花错莫鬓霜匀,病马羸骖只自尘。

奉引拾遗叨侍从,思归少傅羡朱陈。

衰年壮观空惊目,险韵清诗苦斗新。

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馀辛。

(0)

看画马

九重天上看飞龙,大地骅骝一扫空。

白发塞翁多意气,眼明空见画图中。

(0)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二

高才晚岁终难进,勇退当年正急流。

不独二疏为可慕,他时当有景孙楼。

(0)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二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四三

周颙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波。

今日丹青拜荆国,草堂香火已无多。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