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四三》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四三》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周颙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波。

今日丹青拜荆国,草堂香火已无多。

(0)
注释
周颙宅:周颙的住所。
阿兰若:佛教术语,指寂静、远离尘世的地方。
娄约:人名,可能是一位出家人。
窣堵波:佛教术语,指佛陀舍利塔或僧侣修行的小屋。
今日:现在。
丹青:绘画艺术。
荆国:古代地名,这里指荆楚之地。
草堂:简陋的房屋,此处指寺庙。
香火:供奉神佛时的香烛,象征信仰和祭祀。
无多:不多,稀少。
翻译
在周颙的宅邸中建造了类似寺庙的静修处
娄约如今回归佛寺,生活简朴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过去生活场所的怀念与对现实状况的感慨。"周颙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波"两句,通过提及特定的人名和地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在这里,周颙可能是某个地方或是某个人的名字,而“阿兰若”、“窣堵波”则是具体的地方名称,这些都构成了诗人心中的一幅画面。

"今日丹青拜荆国,草堂香火已无多"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的感受。“丹青”指的是朝廷的礼仪,“拜荆国”可能暗示着对往昔时光或某种荣誉的追寻。而“草堂香火”则是隐喻,常用来形容书房或文人生活的宁静与淡雅。“已无多”则表达了这种宁静日子的稀缺和诗人对此生涯感受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现实可能感到的一种失落或无奈。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移居图二首·其二

细君散髻抱婴儿,底事移家不皱眉。

有句曾嘲穷处士,四婆元自解吟诗。

(0)

夜得二绝寄子华·其一

送客征衫秋八月,怀人病枕夜三更。

床头稚子呼不觉,窗外潇潇风雨声。

(0)

启山扫松

一妻一妾閟泉扃,老柏苍苍蔓草青。

我肯墦间求餍足,魂归不必讪中庭。

(0)

黄陵庙

东风吹草绿离离,路入黄陵古庙西。

帝子不知春又去,乱山无主鹧鸪啼。

(0)

送大受赴天官

元祐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

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谏垣。

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

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

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

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

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

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指收乾坤。

素冠俛首琴复御,鹏飞九万方化鲲。

于今怙恃只明主,肯与世俗均寒暄。

早年妙笔三千牍,矧已恸哭论元元。

韩城父老傥改作,为报及此高闾门。

(0)

宁国寺

地胜千岩秀,名高万古存。

丹崖纪灵躅,绀宇蔽祇园。

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

会心多兴趣,随意坐林樊。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