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全文
唐 / 武元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péi西tíngliú
táng / yuánhéng

yànnéngguānshānhènhóngzhúpiānnínghánsāiqíng

kuàngshìchítángfēngkānguǎnjìnshēng

注释
艳歌:美丽的歌声。
关山:边关、山川。
恨:哀愁、遗憾。
红烛:红色的蜡烛。
寒塞:寒冷的边塞。
况是:更何况是。
池塘:水池、池塘。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尽离声:充满离别之声。
翻译
艳丽的歌声能激起边关的哀愁,红色的蜡烛更显出边塞的凄凉气氛。
更何况是在风雨交加的池塘边,听着乐声,满耳都是离别的悲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氛围和离别的愁苦情怀。"艳歌能起关山恨"一句,通过美妙的歌声唤起了边关的哀怨,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感慨。而"红烛偏凝寒塞情"则更深化了这种氛围,红烛在寒冷的边塞中显得分外珍贵,但同时也映照出一种孤寂和哀伤。

"况是池塘风雨夜"一句,将环境的凄凉与诗人的心境紧密相连,风雨之夜,增加了情感上的压抑感。"不堪丝管尽离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的情终,丝管即弦乐器的细音,这里用来形容离别的声音,是那么细微而又充满哀伤,每一个声音都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边塞之地的孤独与哀怨,以及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悲凉心境。

作者介绍
武元衡

武元衡
朝代:唐   字:伯苍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生辰:758―815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题上元顾氏忠贞录·其二

著录存家乘,清门挺隽才。

友朋倾一世,文笔助馀哀。

天道宜昌此,人言岂妄哉。

君看明德后,名字已如雷。

(0)

暮霞·其一

祇疑日已落,黯黯颓云翳。

百里俄极明,金银耀天际。

(0)

有马杂诗·其七

雷奋雨百倍,云驰峰四移。

山灵好才气,献此一段奇。

(0)

杂事·其一

城西朋好谁相忆,定是丁陈与沈黄。

海上昨逢润州守,一时回望奉先坊。

(0)

季清送予登舟赋寄

百感临觞那得醺,渡江帆影惜中分。

黄州鼓角多情月,鄂渚人家不定云。

牧马关山方岌岌,宾鸿霜霰已纷纷。

往来二老平生意,世路干戈更别君。

(0)

日来意兴都尽,今日涉想所至,率然书之·其二

大地山河忽见前,古平今说是浑圆。

周流不过三阅月,历史都来一万年。

逼侧难逃人满患,炎凉只为岁差偏。

从来有尽皆弹指,不向殑伽叹逝川。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